[发明专利]一种高储能密度的聚合物基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39743.8 | 申请日: | 2011-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44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南策文;宋宇;沈洋;刘海洋;林元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27/16 | 分类号: | C08L27/16;C08L63/00;C08L27/12;C08L23/12;C08L67/00;C08L79/08;C08K9/04;C08K7/08;C08J5/18;D01F9/08;D06M13/368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 |
地址: | 10008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储能 密度 聚合物 复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聚合物基复合膜,由聚合物基体和分散在所述聚合物基体中的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纤维组成;所述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纤维的核层为陶瓷纤维,壳层为有机物包覆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基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基复合膜中聚合物基体所占的质量百分比为50-95%,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纤维所占的质量百分比为5-5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合物基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基体由下述任意一种或两种材料构成:聚偏氟乙烯、环氧树脂、聚偏氟-三氟乙烯、聚丙烯、聚酯和聚酰亚胺。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合物基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纤维由下述任意一种或两种材料构成:钛酸钡、钛酸锶钡、BaxSr1-xTiO3·y(Bi2O3·nTiO2)和CaCu3Ti4O12;所述钛酸锶钡的分子式为BaxSr1-xTiO3,x=0~1;所述BaxSr1-xTiO3·y(Bi2O3·nTiO2)中的x=0~1,y=0~0.2,n=1,2,3或4。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合物基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物包覆层为多巴胺包覆层。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聚合物基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纤维的直径为50nm~500nm,长度为400nm~1mm;所述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纤维的壳层厚度为1nm~5nm。
7.制备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聚合物基复合膜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将所述聚合物基体和所述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纤维通过溶液共混-流延法或双向拉膜法复合成膜,得到所述聚合物基复合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纤维是按照下述方法制备得到的:1)采用溶胶凝胶-静电纺丝法制备纳米纤维;2)采用水溶液法在所述纳米纤维表面制备有机物包覆层,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纤维。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基复合膜中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纤维为多巴胺包覆的钛酸钡纳米纤维;
所述聚合物基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制备BaTiO3前躯体溶胶:将醋酸钡、钛酸四丁酯和乙酰丙酮溶于乙酸中,再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搅拌均匀,配制成钛离子浓度1~2mol/L的溶胶;
2)将所述溶胶转移至注射器中,通过静电纺丝法得到BaTiO3前躯体的纤维;
3)将所得纤维在750~1050℃煅烧6~12h,得到BaTiO3纳米纤维;
4)将所述BaTiO3纳米纤维分散在多巴胺水溶液中,在40~80℃下搅拌6~10h,离心、洗涤,得到多巴胺包覆的钛酸钡纳米纤维;
5)将多巴胺包覆的钛酸钡纳米纤维置于有机溶剂中,采用超声波振荡分散至形成稳定悬浮液;
6)向所述悬浮液内加入聚合物基体,搅拌使其完全溶解;
7)将混合液倒入于流延机中流延成膜,40~100℃烘干,得到聚合物基复合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974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 下一篇:一种复合隔热保温板的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