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稀土离子掺杂硅酸镥多晶薄膜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39852.X | 申请日: | 2011-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35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谢建军;沈思情;马清;施鹰;许志斌;郭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41/50 | 分类号: | C04B41/5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顾勇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稀土 离子 掺杂 硅酸 多晶 薄膜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稀土离子掺杂的硅酸镥多晶发光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有以下的制备过程和步骤:
溶胶的配制
将氧化铽和氧化铈溶解于浓硝酸中,加去离子水,配制成浓度分别为0.952 mol/L、0.522 mol/L的Tb(NO3)3和Ce(NO3)3溶液以备用;
称取2.5g的LuCl3?6H2O (99.9%)粉末加入到45ml无水乙醇-水溶液(VC2H5OH:VH2O=8:1)中,在100 °C温度下搅拌2小时;
按化学计量比加入0.715 ml浓度为28.4 mol/L的 TEOS溶液及2.73 g柠檬酸,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后得到透明的溶胶;
按照所需掺杂浓度加入适量的Ce(NO3)3或Tb(NO3)3溶液到溶胶中,搅拌约半小时后即可得所需的前躯体溶胶;待用;
衬底硅片的清洗
先用氢氟酸将硅片漂洗10 min,然后先后用丙酮、乙醇、水超声清洗20 min,最后用体积比为3:1的浓硫酸和浓磷酸混合溶液浸泡24 h,浸泡后的单晶硅片在使用前再分别用水和无水乙醇超声清洗10 min;待用;
薄膜的成型
(a)旋涂及热处理:将上述溶胶用滴管吸取3-4滴滴到衬底硅片表面,调节匀胶机转速使溶胶均匀地涂敷在衬底硅片上;将被旋涂上溶胶的硅片转移至烤胶机上在110 °C下热处理5 min,再转移至低温炉在400 °C下热处理15 min;根据所需薄膜厚度,重复上述操作若干次;得前驱体薄膜;
(b)煅烧:将所述前驱体薄膜置于马弗炉中在800-1200 °C温度下煅烧并保温2小时,然后在空气中自然冷却,最终获得均匀、透明、无裂纹的稀土离子掺杂的硅酸镥薄膜(即Lu2SiO5:Re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985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开放式耳道助听器
- 下一篇:虚拟桌面配置和操作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