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抑郁症疏肝理气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340371.0 申请日: 2011-11-02
公开(公告)号: CN103083505A 公开(公告)日: 2013-05-08
发明(设计)人: 杨俊;邱培勇;范秉琳;潘艳娟;袁会峰;关海燕;时斌斌 申请(专利权)人: 新乡医学院
主分类号: A61K36/8905 分类号: A61K36/8905;A61K36/9066;A61P25/2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453003***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抑郁症 疏肝理气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抑郁症疏肝理气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属于用现代药物制备工艺生产治疗抑郁症的现代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感性精神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抑郁症是世界上第一大精神疾病,终生患病率为15%~20%。2011年9月19日国务院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草案)》,表明我国对其高度重视。

抗抑郁药物市场需求巨大。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2008年精神药物约占全球医药市场总量14%,而抗抑郁药物销量则占全球精神药物总销量的60%以上。

由于抗抑郁药不良反应较多,使得中医治疗地位凸显。抑郁症在中医属情志病范畴,散见于中医古籍中“郁症”、“脏燥”、“百合病”、“惊悸”、“癫狂”、“头痛”、“不寐”、“奔豚气”等病中。虽然这些病症有多种发病机制,但肝失疏泄在其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肝为刚脏,其主疏泄,性喜条达而恶抑郁。肝气郁结,气机不调,情志异常,致抑郁。中药治疗抑郁历史悠久,其原理是疏肝理气,平衡脏腑,疏肝方药则是治疗抑郁症的良方。疏肝,也称疏肝理气,古代医家多用来治疗抑郁。“疏肝”首见于金元朱丹溪所著的《格致余论》,“主闭藏者肾也,司疏泄者肝也”;明代薛立斋《内科摘要·卷下》正式提出“疏肝理气”治疗抑郁。治疗肝气郁结最原始方药是仲景四逆散,为疏肝理气的基础方,后世的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方均是由此加减而成,目前临床上治疗抑郁症最常用中药方剂是“柴胡疏肝散”。疏肝方药治疗抑郁症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调节精神情志。肝功能正常,人体就能较好地协调自身的精神、情志活动,表现为精神愉快、心情舒畅、理智灵敏;疏泄不及,则表现为精神抑郁、多愁善虑、沉闷欲哭、嗳气太息、胸胁胀闷等;疏泄太过,则表现为兴奋状态,如烦躁易怒、头晕胀痛、失眠多梦等。  

促进消化吸收。肝的疏泄功能有助于脾胃的升降和胆汁的分泌,以保持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如肝失疏泄,可影响脾胃的升降和胆汁的排泄,从而出现消化功能异常的症状,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嗳气泛酸,或腹胀、腹泻等,中医称为“肝胃不和”或“肝脾不调”。  

维持气血、津液的运行。肝的疏泄功能直接影响着气机的调畅。如肝失疏泄,气机阻滞,可出现胸胁、乳房或少腹胀痛。气是血液运行的动力,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若肝失疏泄,气滞血瘀,则可见胸胁刺痛,甚至症积、肿块,女子还可出现经行不畅、痛经和经闭等。

柴胡疏肝散最早出现在《景岳全书》上,主治肝气郁滞证,组方包括陈皮醋炒、柴胡各二钱(各6g),川芎、香附、枳壳麸炒、白芍各一钱半(各5g),甘草炙五分(3g)。柴胡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的功效;川芎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枳壳有理气宽胸,行滞消积的功效;白芍有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的功效;香附有舒肝理气,调经止痛的功效;甘草有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的功效;陈皮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方中柴胡为君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根据“疏肝理气”治疗抑郁症理论,在经典名方“柴胡疏肝散”加减基础上,开发出的由柴胡、香附、白芍、川芎、枳壳、甘草等八味中药组成,具有“疏肝理气,平肝行气,清心解郁,补脾益气”功效,治疗抑郁症中药组合物。无论是抑郁动物模型研究,还是临床初步验证,与西药盐酸氟西汀比,本发明的疏肝理气中药组合物疗效更好,副作用更少。

本发明的治疗抑郁症疏肝理气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药组成:柴胡8~40%,香附8~40%,白芍5~30%,川芎3~20%,枳壳3~20%,郁金3~20%,石菖蒲3~20%, 甘草1~15%;优化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药组成:柴胡15~30%,香附15~30%,白芍10~20%,川芎5~15%,枳壳5~15%,郁金5~15%,石菖蒲5~15%, 甘草3~10%。该疏肝理气中药组合物,其中柴胡、香附重量比为1:1,川芎、枳壳重量比为1:1,郁金、石菖蒲重量比为1:1。

本发明的治疗抑郁症疏肝理气中药组合物,可用下列方法制备:

方法1:

(1)取上述八味中药,加适量水浸泡1~4小时,煎煮1~4小时,过滤,浓缩,得稠膏;

(2)将步骤(1)过滤后药渣再加适量水浸泡1~4小时,煎煮1~4小时,过滤,浓缩,得稠膏;

(3)将步骤(1)和(2)所得稠膏合并,加入适量辅料如炼蜜、β-环糊精、淀粉,制成相应的口服制剂。

方法2:

(1)取上述八味中药,加入适量的乙醇,浸泡3~6小时,真空回收乙醇,得稠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乡医学院,未经新乡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03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