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多倍体黄芩优良品种规模化生产的技术流程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40890.7 | 申请日: | 2011-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13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刘敬梅;谢莹;周骅;高春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未名凯拓农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A01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多倍体 黄芩 优良品种 规模化 生产 技术 流程 | ||
1.一种规模化生产多倍体中药材的方法,其特征是:先用秋水仙素进行多倍体的诱导,通过流式细胞仪和染色体显微镜分析挑选出多倍体进行繁殖,繁殖获得的小苗通过组培扩繁获得原种苗,将原种苗经茎段扦插技术进行制种获得种苗,再移至大田进行规模化生产。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包括其在多倍体黄芩的规模化生产中的应用,其具体技术流程如下:
(a)多倍体黄芩的诱导:将表面分化出绿色芽点的黄芩愈伤组织用秋水仙素水溶液进行处理,处理后用无菌水冲洗,接种到培养基中培养,使其分化成苗;
(b) 流式细胞仪分析和染色体显微镜检核:切取秋水仙素诱导的嫩芽叶片1-2片,进行细胞流式分析,并对试管苗根尖进行染色体显微鉴定,挑取多倍体株系进行繁殖;
(c) 多倍体黄芩的筛选:选取多倍体黄芩小苗转入生根培养基中生根,培养15-20天后取出炼苗3-4天,栽入苗床,保湿,约一个半月后苗床小苗的根系均发育良好,带土移出,移栽于试验田中, 生长二年,筛选综合性状优良的多倍体黄芩株系;
(d) 组培、扦插和大田繁殖:将性状优良的黄芩株系通过快速组培扩繁获得原种苗,原种苗经茎段扦插技术进行制种,获得种苗,将种苗移栽至大田,进行规模化生产。
3.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秋水仙素水溶液浓度为0.2%,其中含有2%的二甲基亚砜,秋水仙素的诱导率为40%。
4.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快速组培是以四倍体黄芩采用组织培养克隆技术进行试管苗快速繁殖,其繁殖系数为4,每代时间为20天左右,试管苗移栽成活后获得原种苗。
5.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茎段扦插是将原种苗以茎段扦插方式进行繁殖,每株原种苗枝条按照7-8厘米剪断,扦插于扦插床上,扦插成活率90%以上,繁殖系数为10-15,成活后获得种苗。
6.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大田繁殖是将种苗从扦插床移栽至大田种植,每亩地种植5000株左右,收获叶片和根,每亩可生产黄芩茶40-50公斤,根350-450公斤,黄芩苷含量为13.5%以上。
7.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多倍体黄芩为四倍体黄芩。
8.权利要求2或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四倍体黄芩的特征是:四倍体株高是对照的1.84倍,叶片长度是对照的1.50倍,叶片宽度是对照的2.14倍,根单株产量为二倍体对照的1.70倍,黄芩苷含量比对照高1.86个百分点,大田种植能够正常开花,全生长期比对照长25-30天,育性表现为不育。
9. 一种多倍体黄芩产品,由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获得。
10.权利要求9所述的黄芩产品,其特征是黄芩苷含量为13.5%以上。
11.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黄芩产品,其特征是其黄芩叶片在开发成有医疗保健功能的茶叶中的应用。
12.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黄芩产品,其特征是从其黄芩根中提取的黄芩素、黄芩甙、黄芩酊剂等在制药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未名凯拓农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未名凯拓农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089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