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磁弹射方法及电磁弹射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42571.X | 申请日: | 2011-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59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庞永清;庞永祥;庞永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庞永清;庞永祥;庞永锋 |
主分类号: | B64F1/06 | 分类号: | B64F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6100 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文***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 弹射 方法 弹射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舰载机弹射领域的电磁弹射方法及电磁弹射器,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动能蓄能转轮带动大功率高温超导发电机为弹射动机供电且供电电流逐渐加强,并为与弹射动机位置对应的驱动定机即时换位供电,以瞬间电磁力驱动弹射动机在驱动定机上高速运动从而将待弹射飞机高速射出的电磁弹射方法及电磁弹射器。
背景技术
当今世界的舰载机蒸汽弹射和电磁弹射技术被个别国家垄断并高度保密,中国在该领域的技术欠缺严重制约本国海军力量的发展,蒸汽弹射器构造复杂难于维护且大量耗费舰船上十分宝贵的淡水,电磁弹射技术比较先进且比蒸汽弹射器操控灵活,我国谋求突破电磁弹射技术是大势所趋。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磁弹射方法及电磁弹射器,其目的在于打破某些国家在电磁弹射方面的技术垄断、克服我国大型飞机不能在舰船上起落、有些飞机即使能在舰船上起飞也不能满油或满载、轻型航母定翼机载量少、准航母不能搭载定翼机等问题,本发明是利用动能蓄能转轮带动高温超导发电机高速运转为弹射动机内的启动线圈、磁浮线圈、起重电机和制冷设备强制供电,并随着弹射动机位置的变换使高温超导发电机组仅为与弹射动机位置对应的驱动定机机体段内的助力线圈和上吸下斥磁浮线圈即时换位局部强制供电,以瞬间电磁力驱动弹射动机在驱动定机上高速运动从而带动弹射动机机体上的大功率盘式发电机为弹射动机内的加力线圈供电,随着弹射动机上方的齿牙驱动转盘转速逐渐加快而带动盘式发电机加速运转从而使弹射动机内加力线圈中的电流逐渐加强,最终使弹射动机以加速度渐大的高速运动方式经弹射钩将待弹射飞机高速射出的电磁弹射方法及电磁弹射器,具体是:
弹射动机主体由多个数米长且底部有轴向均匀开缝的同轴等长相互间距的短直环形套筒及各套筒间的连接支撑结构构成,各层短直环形套筒经竖直悬空于弹射动机中轴正上方的吊提架连接成一个整体,弹射动机主体的最外层短直环形套筒筒壁在该层套筒径向截面圆的水平直径端点处牢固焊接在与弹射动机轴向长度相等且竖直的左右碳刷探脚上,多条平行且回转盘绕的制冷盘管串连盘绕在弹射动机各层套筒的圆周侧壁内,最内层套筒内相互平行且等间距的多条小间距制冷盘管自该层套筒弹射初端顶部起沿该层套筒弹射初端某一侧的圆周侧壁半圆下行至该层套筒底部临近轴向开缝后弯转为水平方向并沿轴向前行至该层套筒弹射末端的该侧圆周侧壁底部临近轴向开缝处,制冷盘管继而转为沿该层套筒弹射末端的该侧圆周侧壁上行并穿过连接各层套筒的吊提架沿该层套筒弹射末端另一侧的圆周侧壁下行至临近该层套筒轴向开缝的底部,再转为水平并返回该层套筒弹射初端的另一侧圆周侧壁临近轴向开缝的底部后,沿该层套筒弹射初端的另一侧圆周侧壁上行至临近起点处并弯转绕过起点继续沿着平行于上述路径的方向依次渐内多周绕行,最后转向该层套筒弹射初端的制冷盘管起点处引出并转入外面一层套筒继续以上述方式绕行,每层套筒都盘绕了制冷盘管后,上述多条平行制冷盘管自最外层套筒弹射末端引出,也就是,最内层套筒内各制冷盘管自该层套筒弹射初端顶部起沿着自该层套筒底缝展开的侧面展开矩形图之矩形边缘等间距绕行并逐渐向矩形中心均匀内旋,在接近矩形中心处各制冷盘管引出并转入外层套筒,或者说,当制冷剂自弹射动机弹射初端顶部流入时,在弹射动机前段的周向制冷管内制冷剂若顺时针流动则弹射动机后段的周向管内制冷剂逆时针流动,弹射动机前段的周向管内制冷剂若逆时针流动则动机后段的周向管内制冷剂顺时针流动,而弹射动机各层套筒中部一小段机体内无周向制冷盘管,每层套筒底部开缝左右两侧的轴向制冷盘管内制冷剂流向相反,换言之,制冷盘管在弹射动机各层框架套筒内形成各层顺次串连的马鞍形制冷盘管网,在弹射动机各层套筒内制冷盘管与套筒主体之间的间隙内沿马鞍形制冷盘管网的管路行进方向均匀缠绕与制冷盘管数量一致的多匝有绝缘涂层的银制导电线圈,在最内层套筒内与制冷盘管数量相等的多条银制导电线在最外一圈马鞍形制冷盘管上循环缠绕多圈后,转入外圈制冷盘管内侧的下一圈马鞍形制冷盘管继续多圈缠绕并依次逐渐内缩直至最终在该层套筒顶部引入点处引出并转入外面一层套筒直至各层套筒的每一圈制冷盘管外都均匀缠绕银制导电线圈,这些银制导电线圈在弹射器工作时的作用是受磁场力驱动,下文称为鞍形驱动线圈,通电情况下在弹射动机各层套筒前段内鞍形驱动线圈的周向导线中电流方向一致且弹射动机前段和后段内鞍形驱动线圈的周向导线中电流方向相反,多条平行银制导线绕成的鞍形驱动线圈按供电方式和作用的不同分为启动线圈和加力线圈,弹射动机启动线圈的引入引出线分别沿线圈绕向自左右支撑碳刷探脚中引入引出,加力线圈包括两个加力线圈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庞永清;庞永祥;庞永锋,未经庞永清;庞永祥;庞永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25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润滑油失效报警显示装置
- 下一篇:安全减转倍力方向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