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N-芳基-N-烃基叔丁基亚磺酰胺及其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43504.X | 申请日: | 2011-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38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曾庆乐;孙晓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313/06 | 分类号: | C07C313/06;B01J31/22;C07C29/40;C07C3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59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芳基 烃基叔 丁基 亚磺酰胺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学、有机合成、手性化合物的合成,更详细地讲就是N-芳基-N-烃基叔丁基亚磺酰胺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对映体纯的R构型和S构型叔丁基亚磺酰胺广泛作为手性辅剂用于合成手性胺,还可转化为手性配体用于不对称催化反应,具有广泛而重要的用途。手性N-邻羟基叔丁基亚磺酰胺和手性N-邻甲氧基苯基叔丁基亚磺酰胺,已经被报道作为手性配体用于不对称催化乙基锌对芳香醛的加成反应(J. Org. Chem. 2007, 72, 1373-1378)和三氯硅烷对亚胺的亲核加成反应(但无具体数据,专利文献CN 1927830A)。另外,叔丁基亚磺酰基还是一个很好的氨基保护基,容易用稀酸水解下来。
N-芳基叔丁基亚磺酰胺的合成方法还很少。1998年Ellmann及其合作者在-78℃下使用遇空气即燃烧的金属锂在液氨中转化为氨基锂,后者与苯胺反应,然后再与90.2%ee叔丁基亚磺酸硫代叔丁酯反应,经过一系列后处理,得到89.2%ee的N-苯基叔丁基亚磺酰胺,经过进一步的重结晶,得到对映体纯的N-苯基叔丁基亚磺酰胺(J. Am. Chem. Soc., 1998, 120, 8011-8019)。秦勇及其合作者采用类似的方法,即在原位产生的氨基锂/液氨体系中邻甲氧基苯胺与叔丁基亚磺酸硫代叔丁酯反应,得到80%ee邻甲氧基苯基叔丁基亚磺酰胺,但该化合物用三甲基碘硅烷(CH3SiI)、BF3、AlCl3等都不能成功脱除甲基。在相同条件下邻烯丙氧基苯胺与叔丁基亚磺酸硫代叔丁酯反应,得到邻烯丙氧基苯基叔丁基亚磺酰胺;后者在Pd(PPh3)4和NaBH4存在下成功脱烯丙基得到80%ee邻羟基苯基叔丁基亚磺酰胺,经过两次重结晶得到98.8%ee (J. Org. Chem. 2007, 72, 1373-1378)。专利文献(CN 1927830A)也提到邻甲氧基苯基叔丁基亚磺酰,方法跟前面文献类似的合成方法,但成功用CH3SiI脱去甲基保护。最近专利文献(申请号201110334571.5)提供一种钯催化叔丁基亚磺酰胺和卤代芳烃C-N偶联合成N-芳基叔丁基亚磺酰胺的合成方法。
N-芳基-N-烃基叔丁基亚磺酰胺的合成方法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R构型和S构型对映体纯的、对映体富集的和外消旋的N-芳基-N-烃基叔丁基亚磺酰胺化合物。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N-芳基-N-烃基叔丁基亚磺酰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是提供N-芳基-N-烃基叔丁基亚磺酰胺化合物的应用。
本发明开发一种N-芳基叔丁基亚磺酰胺与卤代烃的缩合合成方法,并采用该缩合方法合成一系列N-芳基-N-烃基叔丁基亚磺酰胺新化合物,这类化合物能够促进乙基锌对苯甲醛的加成反应。
这类化合物具有如下结构式:
式中,硫原子的构型为R构型、S构型或者二者的任意混合;R为C1~C6烷基、烯丙基、烷基烯丙基、取代肉桂基、炔丙基、烷基炔丙基;R1、R5为H、C1~C6烷基,R1、R5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R2、R3、R4为H、C1~C6烷基、芳基、硝基、烃酰基、甲酰基、烷氧羰基、烃氧基、卤素,R2、R3、R4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R1和R2或者R2和R3与A环共同形成萘环。
这类化合物的合成是在强碱存在下N-芳基叔丁基亚磺酰胺和卤代烃缩合而来,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理工大学,未经成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35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