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平菇菌袋环割单排菌墙出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43541.0 | 申请日: | 2011-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89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顾环环 | 申请(专利权)人: | 顾环环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太原华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4108 | 代理人: | 李毅 |
地址: | 047500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菇菌袋环割 单排 菌墙出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栽培技术,具体涉及平菇菌袋环割单排菌墙出菇方法。
背景技术
在我国栽培平菇的方法很多,目前平菇种植的主要方式是在塑料大棚内袋料栽培。培养料由椴木发展为农作物秸秆、棉籽壳、玉米芯、木屑等大多数农业废弃物,袋料栽培平菇省工省力,单位面积出菇率高,经济效益较高。但是,袋料栽培也有缺点,如出菇后期因菌袋内培养料中水分被大量消耗而干缩,并在培养料的表面形成一层较硬的菌膜,降低了培养料的透气性、透水性,造成补水困难,只能进行强制注水或浸泡透水来补充袋内水分,但这两种方法都受到环境影响,易使菇包感染杂菌,造成整个菌包报废,即使没被杂菌感染,出菇也减少,导致产量降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平菇菌袋环割单排菌墙出菇方法,此方法取材方便,便于操作,提高了产量,产品的商品性状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1)当袋料栽培平菇进入出菇期,将菌袋中间、占菌袋总长约二分之一塑料膜进行环割,去除环割部分的塑料膜,菌袋两边留下的塑料膜呈套环状维持不动;
2)用湿润的砂壤土加1%的草木灰和2%的24-6-6复合肥,搅拌均匀,制备成营养土;
3)在大棚内适宜的位置,首先铺设一层营养土,然后在该营养土上,以菌袋长度为菌墙宽度,将环割过的菌袋单排平整摆放,堆叠数层菌墙,一般冬季可六至七层,夏季四至五层,每摆放一层覆盖1-2cm的营养土;
4) 菌墙垒好后,用塑料薄膜搭盖菌墙,使搭盖菌墙的薄膜内小空间保持10-20℃和85-90%的相对湿度,菌袋出菇后,菌墙两头各留1-2朵菇蕾。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菌袋环剥单排菌墙出菇法,由于在环剥的每层菌袋之间都覆盖了湿润的营养土,营养土中的水分热容量大,导热性差,相当于每层菌包都被隔离开,这样菌包中的生物热就不会相互蓄积,防止了菌墙出现高温、造成烧菌的现象;
2)本发明在每层菌袋之间覆盖的湿润的营养土,有效补充了菌袋内水分和营养,菌丝可以从营养土中缓慢的吸收水分和营养,并且营养土覆盖后会刺激菌丝扭结现蕾,在出菇期管理期,可以通过向营养土中喷水来补充平菇生长发育所需的水分;
3)本发明的方法在菌袋出菇后,将菌墙两头各留1-2朵菇蕾,使产品均能长成较好的商品菇。
总之,本发明的平菇菌袋环割单排菌墙出菇方法,具有出菇快、菇质好、产量高的特点,将本发明的方法与普通单排堆叠出菇方法进行比较,以每百袋45cm×22cm规格的菌袋计,前者收鲜菇141公斤,商品率为96%,后者收鲜菇106公斤,商品率为89%,产量提高了33%,商品率提高了7%,具有显著的增产增收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平菇菌袋环割单排菌墙出菇方法,其实施步骤如下:
1)当袋料栽培平菇进入出菇期,用湿润的砂壤土加1%的草木灰和2%的24-6-6复合肥,搅拌均匀,制备成营养土;
2)将进入出菇期的平菇菌袋中间、占菌袋总长约二分之一塑料膜进行环割,去除环割部分的塑料膜,菌袋两边留下的塑料膜呈套环状维持不动;
3)在大棚内适宜的位置,首先铺设一层湿润的营养土,然后在该营养土上,以菌袋长度为菌墙宽度,将环割过的菌袋单排平整摆放,堆叠数层菌墙,一般冬季堆叠六至七层,夏季堆叠四至五层,每堆放一层菌袋,覆盖1-2cm的营养土,菌墙垒好后,用塑料薄膜搭盖菌墙,使搭盖菌墙的薄膜内小空间环境保持10-20℃和85-90%的相对湿度,菌袋出菇后,菌墙两头各留1-2朵菇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顾环环,未经顾环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35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球盖菇开沟种植方法
- 下一篇:静电除尘器除尘效果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