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a掺杂W-Cu复合粉末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44987.5 | 申请日: | 2011-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99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罗来马;吴玉程;程继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F1/02 | 分类号: | B22F1/02;C23C18/48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0009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a 掺杂 cu 复合 粉末 制备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粉体材料制备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La掺杂W-Cu复合粉末的制备方法。
二、背景技术
粉末冶金W-Cu复合材料因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较强的抗烧蚀性、抗热震性,以及优异的热控和微波吸收性能等,在国防工业、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和机械加工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一直以来钨基合金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已成为材料科学界较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在这些应用中,常要求W-Cu材料具有较高的致密化程度以提高其性能水平。就从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来看,超细/纳米化和梯度结构功能材料是W-Cu复合材料研究的主要方向,而全致密、高性能的细晶结构W-Cu复合材料的制备关键在于超细/纳米结构W-Cu复合粉体的获取。目前,国内外研究报道较多的超细W-Cu粉体的制备技术有机械合金化、喷雾-干燥法、溶胶-喷雾干燥-共还原法、冷冻-干燥法、溶胶-凝胶法、均相沉淀法、机械热化学法、氧化物共还原法等。例如,中南大学采用溶胶-喷雾干燥-共还原法制备超细/纳米W-10%Cu复合粉末,其合金能够获得良好的综合性能原因在于经烧结后获得较高的致密度和组织结构均匀细小。合肥工业大学采用均相沉淀法,得到Cu2WO4(OH)2/CuWO4·2H2O前驱物,经煅烧、还原后,最终获得含铜量为30%的超细W-Cu复合粉。Raghunathan等人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多种尺寸在10~30nm的纳米晶W基复合粉末,如W-Mo、W-Cu、W-Ni和WC-Co等复合粉末。上述方法部分存在成本较高,处理时间较长,难以批量生产,部分制备方法存在易引入杂质、氧含量较高和粉末易成团等现象。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La掺杂W-Cu复合粉末的制备方法,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复合粉末在较低的温度下烧结达到较高的烧结致密度,并减少复合粉末的成团现象。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La掺杂W-Cu复合粉末的制备方法的特点在于:包括活化钨粉的制备和复合粉末的制备;
所述活化钨粉的制备是将钨粉置于活化液中超声活化30-40分钟,活化完成后用去离子水洗涤并于180-200℃干燥1-3小时得到活化钨粉;所述钨粉的粒径不大于1微米;
所述活化液为氢氟酸、氟化铵和硝酸的水溶液,所述活化液中氢氟酸的浓度为30-60ml/L,以质量浓度40%的氢氟酸溶液计;氟化铵的浓度为8-10g/L;硝酸的浓度为50-80ml/L,以质量浓度65%的硝酸溶液计;
所述复合粉末的制备是将活化钨粉加入化学沉积溶液中,钨粉的添加量为30-50g/L,用氢氧化钠调pH值12.0-13.0,常温下超声沉积包覆40-80分钟,静置2-3小时后过滤、洗涤并干燥得到复合粉末;
所述化学沉积溶液为硫酸铜、氯化镧、甲醛、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和柠檬酸钠的水溶液,所述化学沉积溶液中硫酸铜的浓度为6-25g/L,氯化镧的浓度为0.8-2.6g/L,甲醛的浓度为5-20mL/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的浓度为10-20g/L,柠檬酸钠的浓度为20-30g/L。
所述超声活化的超声频率为40KHz,功率为300-400W。
所述超声沉积包覆的超声频率为40KHz,功率为300-400W。
所述干燥是先于120-160℃干燥0.5-1,再于160-200℃干燥3-6小时。
将制备的复合粉末以100MPa的单位压力压制得到压坯,将所述压坯置于管式电阻炉中,在H2保护下,1150-1300℃烧结90-120min,即得La掺杂W-Cu复合材料。
本发明通过对钨粉进行常温超声波辅助活化处理,然后通过常温超声波辅助化学沉积法在钨粉末表面包覆超细稀土La掺杂Cu层,最终获得成分均匀分布的La掺杂W-Cu复合粉末。所制得的粉末具有很好的烧结活性,直接较低温度烧结,烧结样相对密度达98.7%以上,即达到了很高的致密化程度。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49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车载传感网络的车辆防撞预警系统
- 下一篇:健脾胃葡萄糖酸钙口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