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合大型漏失的堵漏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堵漏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45324.5 | 申请日: | 2011-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33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陈华;张建卿;吴付频;刘兆利;赵福荣;孙志强;贾彦强;刘乃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8/42 | 分类号: | C09K8/42;E21B33/13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毛光军 |
地址: | 610051 四川省成都市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合 大型 漏失 堵漏 及其 制备 方法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合大型漏失的堵漏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堵漏工艺,适用于反复性大型漏失,属于石油钻井领域。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钻探施工过程中,渗透性漏失发生频繁。常用的是以“桥塞堵漏、桥塞+水泥浆堵漏、石子+桥塞+水泥浆堵漏、凝胶堵漏、凝胶+水泥浆、石子+凝胶+水泥浆堵漏”等为主的常规防漏、堵漏工艺技术,并在堵漏的实践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常规堵漏工艺一次性堵漏成功率较低,需要进行多次综合堵漏,方能堵漏成功。导致堵漏成功率低的主要因素如下:
1、有的存在程度不同的区域性渗透性漏失和裂缝性漏失。大部分属于大孔隙高渗低压地层,采用常规堵漏工艺很难一次性提高地层承压能力,导致了多次漏失,反复堵漏的现象。
2、有的勘探开发工作向广度和深度的推进,钻井井区不断增加、扩大,井型从直井、定向井逐渐扩展到水平井。随着水平井大规模的开发,为了井下安全,水平井需要更大的密度提升空间,但带来井漏与井塌的矛盾日益突出,气田防漏堵漏工作面临着巨大挑战,常规堵漏工艺和堵漏材料承压效果差,不能满足水平井施工需要。
3、目前所用的几种凝胶堵漏体系内部结构松散,缺乏统一的结构整体性,从而导致其材料自身的抗压强度严重不足,与漏层无胶结,随着泥浆的冲刷,易沿着漏失通道流失,导致堵漏成功率低。
4、常规堵漏体系一旦形成,体系结构不再变化,并随时间变化,在地层中后期其整体的抗压强度下降趋势;随着后期钻进过程中钻井液反复冲刷,井漏复发几率增多,极大的损失了堵漏时间和堵漏费用。
5、当遇大段泥岩时,需要更大的密度提升空间,在提升密度时多口井发生渗透性漏失,因其保护产层,注水泥堵漏不能施工,常规桥塞堵漏不能满足要求,易发生反复性漏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合大型漏失的堵漏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堵漏工艺,本发明通过加强体系中各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最大限度地增强其堵漏剂进入漏层的结构强度,保持在注入漏层后随时间逐渐增强的趋势,进一步提高漏层的承压能力,能够解决反复性失返性大型漏失井的漏失问题,克服现有堵漏存在的上述问题提高了单次堵漏成功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适合大型漏失的堵漏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比的组份:包括如下质量比的组份:清水:HSD(HHH):HD-1:HD-2:LD-102:DF-A:重晶石=100:12~15:4~5:7~8:4~5:30,其中,HSD(HHH)为钻井液用酸溶性堵漏剂, HD-1,HD-2为钻井液用综合堵漏剂,LD-102为钻井液用橡胶颗粒,DF-A为钻井液用单向压力封堵剂。
所述钻井液用橡胶颗粒LD-102的粒度为5-10目。
所述重晶石为钻井液用加重剂,其粒度 为20-60目。
一种适合大型漏失的堵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按比例顺序加入清水、钻井液用酸溶性堵漏剂HSD(HHH)、钻井液用综合堵漏剂HD-1和HD-2、钻井液用橡胶颗粒LD-102、钻井液用单向压力封堵剂 DF-A,最后加入重晶石为钻井液用加重剂,溶解和混合形成堵漏剂。
所述制备方法中,采用高压混合漏斗将各组份加入清水中,柴油机转速为800-1000转,排量为24-28L/S,同时开启循环罐搅拌器,使各组份充分溶解和混合。
一种适合大型漏失的堵漏剂的堵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光钻杆下到漏层以上30-40米向漏层打入堵漏剂,出钻具1-2方后关封井器并向漏层挤入堵漏浆,再用原浆把钻具内的复合结构塞体浆液全部挤入漏层,挤压时不超过6MPa,挤入量大于15方,关井稳压大于30-60分钟,泄压同时观察吐出量,待堵漏结束后静止2-3小时后,钻具下到漏层以下30-50米,开泵循环出堵漏剂。
所述挤入堵漏剂时,采用双凡尔或单凡尔挤入。
采用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一、采用本发明的堵漏剂,加强了体系中各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最大限度地增强其堵漏剂进入漏层的结构强度,保持在注入漏层后随时间逐渐增强的趋势,进一步提高漏层的承压能力,能够解决反复性失返性大型漏失井的漏失问题,并提高了单次堵漏成功率。
二、本发明与注水泥堵漏相比,复合结构塞体堵漏采用现场原有设备,可以不受时间和设备限制,随时施工操作。同时候凝时间短,施工过程中无须等停,缩短了堵漏损失时间,与此同时,井下风险系数低,入井钻具组合可以根据井下情况需要任意下入,避免了多次起下钻倒换钻具结构所损失的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53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产品数据分组核算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带双须条组件的纺织筒管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