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立磨排铁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45983.9 | 申请日: | 2011-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04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吴春晖;余文;汤桌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溧阳中材重型机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5/00 | 分类号: | B02C1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王清义 |
地址: | 21333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磨排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一种使用于水泥、冶金、煤炭、电力等行业粉磨系统设备中的立磨磨盘排铁结构。
背景技术
立磨磨内的铁屑颗粒来源通常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在矿渣粉磨过程中从研磨体及衬板表面、输送及提升设备表面脱落下来,特别当研磨体等材质较差时更为明显:另一方面是夹杂在矿渣中的铁颗粒。一般工艺布置是在喂料皮带上设有卸式除铁器或永久除铁器,它们仅能除掉皮带送料过程中裸露在表面的一些铁粉颗粒和金属大块,大约80%的铁粉颗粒无法除去直接进入了立磨。这些铁颗粒进入磨机经粉磨离析出来以后,一部分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出磨盘,经过风环大部分进入外循环系统,再次进行分选,这时大部分的铁颗粒由于有挡料圈的阻挡,被留在磨盘内。众所周知,金属铁的易磨性远不如矿渣及其他类混合材料,铁是一种坚硬而且比重比矿渣颗粒大很多的物质。由于铁有延展性,在磨辊的研压下质量不易减小,大量的小铁块及细铁屑堆积在磨辊外侧挡料圈处,使得立磨的磨辊外缘磨损加速,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因此除去停留在磨盘内的铁粉也非常重要。
发明内容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有效的将磨机内部的铁去除的立磨排铁结构。
本立磨排铁结构,在磨盘外缘处的衬板上开有一个上小下大的锥孔,在锥孔处的磨盘上开有与锥孔底部相通的通孔,上述通孔的下部与风环内部相通。
上述的立磨排铁结构,所述通孔位于风环内的刮料板的上方。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物料受到离心力的驱动流向磨盘外缘,由于挡料圈较高,阻挡了部分物料,物料速度随之减慢,最终停留在磨盘外缘,致使较重的小铁块也集中于此,所以致使磨辊在此处磨损最为严重。选在此处的磨盘衬板的位置上开一个上面小,下面大的锥孔,同时在磨盘相应位置也开一个通孔。在磨辊的挤压和圆周力的驱使下,使物料移动至衬板孔洞。从磨盘上的孔中有气流往上,可以使质量较轻的物料吹回磨盘中,但是由于铁颗粒质量较大,最终从孔洞中排出掉落到风环内,经刮板排除至外循环,再经外循环将铁颗粒除去。通过对衬板和磨盘技术改造,能有效出去积累在磨盘上的铁颗粒,从而很好的保护磨辊和衬板,延长辊套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立磨排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所示的立磨排铁结构,在磨盘外缘处的衬板1上开有一个上小下大的锥孔2,在锥孔处的磨盘(盘体)3上开有与锥孔底部相通的通孔4,上述通孔的下部与风环内部相通。通孔4位于风环内的刮料板5的上方。磨辊6在衬板1的上部。挡料圈7在磨盘外缘的外侧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溧阳中材重型机器有限公司,未经溧阳中材重型机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59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火门
- 下一篇:嵌件及其制造方法和包含嵌件的电磁离合器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