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合式高空精确空投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46208.5 | 申请日: | 2011-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24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郑会龙;周洪;张谭;赵世迁;杨肖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C31/02 | 分类号: | B64C31/02;B64D31/06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陈宏林 |
地址: | 10007***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高空 精确 空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组合式高空精确空投系统,属于飞行器的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作战前线需要物资补充,或自然灾害地需要物资救援时,通常要使用精确的空投系统将物资投送到目的地。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空投系统有两种,其一是可控翼伞飞行器,如美国的“缟玛瑙”自主制导翼伞系统等,其二是圆形降落伞。可控翼伞飞行器虽然飞行过程可控,但是由于其伞翼面积受限制,降落冲击力大,且由于降落条件要求高,在遭遇恶劣的降落环境时,物资容易受损;可控翼伞飞行器不带动力,尤其在遭遇恶劣的飞行环境时,飞行距离大大缩减,经常发生物资投送不到目的地的情况;圆形降落伞虽然伞翼面积大,降落冲击力小,但是其飞行方向不可控,容易丢失空投物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设计提供了一种组合式高空精确空投系统,其目的是通过分析空投环境的大气采集数据、空投距离和空投高度等条件,对飞行器上的组件采取组合方式进行配制以适用于各种飞行任务,实现既能简单可靠、重量轻,又能满足空投任务的要求,制定飞行方案,从高空投放后由系统自主控制,并安全、精确地降落到目的地。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该种组合式高空精确空投系统,主要包括机身、三点式起落架、自动驾驶系统和可控翼伞组件,其特征在于:可控翼伞组件由滑翔翼伞伞头、滑翔翼伞绳、滑翔翼伞伞舱、操纵绳控制器和操纵绳组成,滑翔翼伞伞头由滑翔翼伞绳维持空中展开形态,滑翔翼伞伞舱安装在机身上,其开启装置与自动驾驶系统通过电缆连接并由自动驾驶系统实施控制,操纵绳控制器安装在机身的两侧,也通过电缆连接自动驾驶系统并由自动驾驶系统控制操纵绳控制器拉动两组操纵绳,操纵绳牵动滑翔翼伞伞头的左右后缘以控制滑翔翼伞伞头的飞行姿态。
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将上述可控翼伞组件和机身部分作为主体飞行系统,在机身的后端可再安装可拆装的螺旋桨动力推进器,动力推进器的螺旋桨外围安装有保护圈,组合成一个新的飞行系统。
同样,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将上述可控翼伞组件和机身部分作为主体飞行系统,在机身上可再安装可拆装的圆伞伞舱,由圆伞伞舱释放的圆形伞通过圆伞伞绳维持其在空中的形状,圆伞伞舱的开启装置与自动驾驶系统通过电缆连接并由自动驾驶系统实施控制,组合成又一个新的飞行系统。
还可以将上述螺旋桨动力推进器和圆伞伞舱同时安装在可控翼伞组件和机身部分作为主体飞行系统中,构成最完整的飞行系统。
总之,本发明的特点是实现各组件模块化设计,可以将各组件快捷地自由组合,既不浪费多余资源的使用,将系统尽可能简化而达到可靠性最高,又能组合各部件功能以满足任务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飞行系统的飞行过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系统中可控翼伞组件与动力组件组合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右视图;
图4为本发明系统中可控翼伞组件与动力组件、圆伞组件组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详述:
参见附图1~4所示,该种组合式高空精确空投系统,主要包括机身4、三点式起落架8、自动驾驶系统3和可控翼伞组件,其特征在于:可控翼伞组件由滑翔翼伞伞头1、滑翔翼伞绳2、滑翔翼伞伞舱6、操纵绳控制器7和操纵绳5组成,滑翔翼伞伞头1由滑翔翼伞绳2维持空中展开形态,滑翔翼伞伞舱6安装在机身4上,其开启装置与自动驾驶系统3通过电缆连接并由自动驾驶系统3实施控制,操纵绳控制器7安装在机身4的两侧,也通过电缆连接自动驾驶系统3并由自动驾驶系统3控制操纵绳控制器7拉动两组操纵绳5,操纵绳5牵动滑翔翼伞伞头1的左右后缘以控制滑翔翼伞伞头1的飞行姿态。
在机身4的后端安装螺旋桨动力推进器10,动力推进器10的螺旋桨外围安装有保护圈9。
在机身4上安装有圆伞伞舱13,由圆伞伞舱13释放的圆形伞11通过圆伞伞绳12维持其在空中的形状,圆伞伞舱13的开启装置与自动驾驶系统3通过电缆连接并由自动驾驶系统3实施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62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根据卫星信令确定设备或用户的定位的方法和设备
- 下一篇:水乳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