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柴油发动机限油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46532.7 | 申请日: | 2011-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740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陈万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万荣 |
主分类号: | F02D1/04 | 分类号: | F02D1/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 |
地址: | 400039 重庆市九龙坡区***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柴油发动机 限油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柴油发动机限油器。
背景技术
单缸柴油机为满足移动用柴油机的性能要求需要安装限油器,且设计需要合理,否则柴油机可能达不到国家标准要求的动力性要求,或者出现柴油机冒黑烟或排放超标要求。现有的柴油机原有一个限油器,实际上是一个稳速器,柴油机高于标定转速突变负载运转时起到减少超速量,起到柴油机稳定性改善的作用,由于限油器启动油量行程较大,故标定工况不能起到限油的作用。如目前国内销售使用186F等柴油机配套主要用于旋耕机、拖拉机、小型工程机械作移动用途的机械配套,原限油器不能起到标定功率限制作用,柴油机喷油泵油量调速拨叉实际使用中负荷增大,油量拨叉在调速弹簧力作用下按调速特性运行,达到全负荷时,扭矩会继续增大超负荷继续按调速特性运行,供油量增大使柴油机冒黑烟,直至供油量增加过多后黑烟滚滚而熄火,柴油机也不能满足国家标准对移动用途的柴油机考核要求,因此为防止超负荷运转造成柴油机烟度大、油耗高、污染环境的问题,设计合理的限油器成为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实现启动容易并节油的柴油发动机限油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柴油发动机限油器,其要点是:包括调节座、调节杆、推杆和限位环,在所述调节座上沿轴向开有安装通孔,在该安装通孔内由左至右依次安装所述调节杆、推杆和限位环,其中所述限位环固定在所述安装通孔的右端,所述调节杆的左部伸出所述安装通孔,右部卡在该安装通孔内并顶在所述推杆的左端上,所述推杆左部位于所述安装通孔内,右部伸出该安装通孔,并该推杆的右部卡在固定在所述安装通孔右端的限位环上;在所述推杆上套装有回位弹簧,该回位弹簧左端抵在所述推杆左端带斜面的限位盘上,该回位弹簧右端抵在所述限位环上。采用以上结构,启动发动机时,先揿下推杆。因为没有转速,调速器摇臂顶着调节杆,推杆会脱离限位环的卡位,自动弹出,此时启动发动机,调速器摇臂可以顶开调节杆,使油门开到最大,如此启动就容易多了,转速一升起来,推杆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会自动退回,由于调节杆右端抵在所述推杆左端即限位盘的圆盘斜面上,限位盘的圆盘斜面受到调节杆作用会发生倾斜,从而使得推杆回到卡位,从而实现了限制供油,增加供油,达到了限油节油的目的,杜绝了冒黑烟现象。
为了实现调节杆在安装通孔内的可靠安装,所述调节杆呈“十”字形结构,该调节杆左端伸出所述安装通孔,右端位于该安装通孔内并与所述推杆的限位盘接触。采用以上结构,能够实现调节杆可靠的卡在所述安装通孔内。
所述调节杆右部为支撑杆,在该支撑杆上套装有加浓簧,该加浓簧一端抵在所述调节杆上,另一端抵在所述限位盘的圆盘斜面上。采用以上结构,使得调节杆与推杆之间的安装结构更加合理可靠。
所述推杆右部开有限位卡槽,该限位卡槽卡在所述限位环内壁上,并该推杆的限位盘的左端是一斜面,在所述回位弹簧作用下,所述限位盘的斜面与所述调节杆右部的支撑杆相抵,从而所述推杆会发生倾斜,而使所述限位卡槽自然卡入所述限位环。即是调节杆顶在调速摇臂上,速度偏低时,调速器会通过调速摇臂加油,摇臂摆动顶到调节杆,而调节杆顶到推杆,推杆的限位卡槽卡在限位环上,无法移动,调速器不能再加大油门,增加供油,达到了限油节油的目的,杜绝了冒黑烟现象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采用能够实现启动容易和节油两个功能,一是柴油发动机启动时需要加大油雾浓度,提高点火灵敏性,而普通的单缸柴油机没有点火加油装置,点火时需要手动加大油门,本发明的采用解决了启动的问题;二是根据设定转速自动调整燃油供油量,保证转速平稳,工作时如遇负荷加大,转速就会降低,调速器会自动加油,以保证工作转速,此时加大油门,柴油机就会冒黑烟。加装限油器后,解决了柴油机因为加油量过大,燃烧不完全,就会冒黑烟等不足;本发明具有成本低、结构简单、可靠性好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意图;
图2为本发明在柴油发动机启动时的工作状态的结构意图;
图3为本发明在柴油发动机运行时的工作状态的结构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万荣,未经陈万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65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开关稳压器中减少直通
- 下一篇:一种软弱围岩大断面连拱隧道的快速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