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机用耐热钕铁硼永磁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47293.7 | 申请日: | 2011-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01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刘裕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天宝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00 | 分类号: | H02K15/00;H01F1/057;H01F1/08;B22F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宋松 |
地址: | 21418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耐热 钕铁硼 永磁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用永磁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机用耐热钕铁硼永磁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现有技术中,关于低温度系数的钕铁硼磁体,其成本普遍较高和工作温度小于180℃(多数小于150℃),同时低温度系数的钕铁硼矫顽力也较低,普遍低于1900KA/m。虽然180℃以下磁性能衰减较小,但是180℃以上衰减迅速增大,高温度工作条件下无法使用。如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石永金的专利号00136152.X所示,具备耐热低温度系数的钕铁硼磁体使用温度只有150℃,矫顽力小于1900KA/m。如东北工业大学连发增等人的专利92106147.1所示,该永磁材料矫顽力为1700KA/m,剩磁为1.08T,磁能积为28.5MGOe,温度系数α20℃-200℃为-0.078%/℃,不可逆损失Wirr在200℃时为6.0%,使用温度小于200℃。
因而在高于150℃工作温度的磁体,大量使用仍为十分成熟的SmCo材料,SmCo材料的使用温度在180℃~300℃,其主要问题是成本高。有效解决钕铁硼的高温稳定性成为很多钕铁硼技术工作的重点,研制180℃~250℃工作温度使用的工作成为技术目标,这样能够取代一部分SmCo材料,扩展钕铁硼的应用领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电机用耐热钕铁硼永磁的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钕铁硼材料矫顽力不高、200℃以上时温度系数严重变差的不足,提供一种较高的工作温度下,具有低温度系数、高矫顽力、低成本的钕铁硼合金材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机用耐热钕铁硼永磁的制备方法,所述钕铁硼由基体合金和辅助合金组成,其基体合金的成分为NdaFe100-a-b-cMbBc,其中a、b、c和d各自表示原子百分数,其中,22≤a≤28,3≤b≤8,9≤c≤14,M为Nb、Co、Zr、Cu和Ti中的一种或几种;辅助合金为DyB6、GdB6、TbB6和SmB6中的一种或几种,加入量为钕铁硼铸主体粉末总重量的7-12%;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基体合金冶炼,铸锭,然后通过破碎机破碎,并通过气流磨磨料,制成平均直径为2-10微米的粉末;
2)将DyB6、GdB6、TbB6和SmB6中的一种或几种经过分散处理,然后按比例与基体合金混合,得混合粉末;
3)将得到的混合粉末在3T-5T的磁场取向压制成型,得到型坯件;然后成型坯件经等静压150-200MPa压制10-60秒;
4)将型坯件在真空条件下进行烧结,烧结温度为1130-1150℃,烧结时间为2-4小时;
5)将烧结后的钕铁硼在930-950℃回火2-4小时,然后在670-690℃回火2-4小时即可。
本发明制备方法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通过在基体钕铁硼合金中加入DyB6、GdB6、TbB6或SmB6辅助合金,可大幅度提高钕铁硼合金的使用温度。
2.本发明通过优化制备工艺,控制烧结温度、时间和回火温度及时间,可使得所设计合金成分所要达成的耐热目标更好的实现。
3.本发明的钕铁硼合金材料在230℃甚至更高的条件下仍具有很好的温度稳定性。本发明的钕铁硼合金材料的基本性能为:Hci=2250~2450kA/m,(BH)m=267~285KJ/m3,Br=1.02~1.25T,Wirr240小于5%。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种电机用耐热钕铁硼永磁的制备方法,所述钕铁硼由基体合金和辅助合金组成,其基体合金的成分为NdaFe100-a-b-cMbBc,其中a、b、c和d各自表示原子百分数,其中,a=22,b=8,c=9,M为Nb;辅助合金为DyB6和GdB6,二者各占50%,加入量为钕铁硼铸主体粉末总重量的7%;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天宝电机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天宝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72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