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阳能电池回收分解设备及其气流分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48775.4 | 申请日: | 2011-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6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士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利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B7/01 | 分类号: | B07B7/01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071051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电池 回收 分解 设备 及其 气流 分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电池回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回收分解设备及其气流分选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人类对能源的不断需求及地球上能源地不断减少,促使人们致力于开发新型能源。太阳在四十分钟内照射到地球表面的能量可供全球目前能源消费的速度使用一年,合理地利用好太阳能将是人类解决能源问题的长期发展战略,是新能源中最受瞩目的研究项目之一。
太阳能电池是一种能有效地吸收太阳辐射能,并使之转变为电能的半导体器件,由于其利用各种势垒的光生伏特效应,所以也成为光伏电池,其核心是可释放电子的半导体。最常用的半导体材料是硅,地壳硅储量丰富,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太阳能光伏发电在给人类带来清洁能源的同时也为人们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按照光伏行业迅猛的发展趋势,如此大的产量在生产出了大量优质的太阳能光伏组件的基础上,也不可避免地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待处理的残次废品,同时根据光伏组件的平均使用寿命为二十五年的情况,随着光伏组件的寿命日益临近,对它们的处理及综合利用等问题摆在了人们面前。若干年后,废弃的光伏组件将形成大量的工业垃圾,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危害社会总体环境的严重问题,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同时,废弃光伏组件问题如果不能够很好的解决,太阳能源的综合利用亦不会成为终身清洁能源,对人类新能源发展战略存在不利影响。
报废光伏电池组件在分解回收时,在分离舱内加温达到EVA、PVB等封装胶膜熔融的温度条件下,采用高速离心旋转,报废光伏电池组件除玻璃外,其他材料由于没有了EVA、PVB的粘接,都被离心甩出,达到了材料分离的目的。
未熔融材料中包括背板、碎电池片、焊带、残余EVA、PVB胶液等,上述未熔融材料通过对切破碎刀具的切碎作用形成长条状碎料导出分离舱,而后需要对长条状碎料进行分离,上述碎料包括背板、碎电池片、金属等材料。由于碎料中掺杂较混乱,造成碎料的分离较困难。
因此,如何实现碎料中背板、碎电池片、金属等材料的分离,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回收分解设备的气流分选装置,以实现太阳能电池回收过程的碎料中背板、碎电池片、金属等比重不同的材料的分离。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气流分选装置的太阳能电池回收分解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太阳能电池回收分解设备的气流分选装置,包括:
舱体,所述舱体包括设置于底部的备料舱和多级依次设置于所述备料舱之上的分离舱,所述备料舱和与其相邻的所述分离舱及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分离舱由环状隔板隔开,所述备料舱的侧壁设有进料口,各级所述分离舱的底部侧壁均设有出料口;
覆盖于所述环状隔板的中空部上侧的弹性片,且所述弹性片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环状隔板;
贯穿于所述备料舱和各级所述分离舱的转轴,所述转轴上设有多个可变距风扇,且多个所述可变距风扇与多级所述分离舱一一对应;
设置于所述备料舱内且固定设置于所述转轴的托盘,所述托盘与所述进料口相对应;
用于驱动所述转轴转动的驱动装置;
控制各级所述分离舱内的可变距风扇的螺距及控制各级所述分离舱的出料口启闭的控制装置。
优选地,所述弹性片包括连接部、掀起部及位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掀起部之间的弯折部,所述弹性片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环状隔板固定连接,所述弯折部的两侧边之间的距离沿其至所述掀起部的方向渐增,所述环状隔板的中心部形状与所述弹性片形状相一致。
优选地,所述掀起部的上端设有限位片。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通过螺栓连接于所述环状隔板。
优选地,所述弹性片与所述环状隔板的中心部边缘之间设有密封装置。
优选地,所述密封装置为橡胶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为柴油机。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回收分解设备,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回收分解设备的气流分选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利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英利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87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精确控制拉链长度的装置和控制方法
- 下一篇:液继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