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焦化脱硫废液处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49062.X | 申请日: | 2011-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30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发;李国强;李珍珍;孙亚玲;张国杰;徐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4;C02F1/20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戎文华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焦化 脱硫 废液 处理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焦化脱硫废液的处理工艺,具体地说,是一种焦化厂采用氨法湿式氧化脱硫过程中产生的脱硫废液处理工艺的技术方案。
背景技术
焦炉煤气作为炼焦过程中的副产品也是重要的能源和化工原料,在焦炉煤气中含有H2 CH4、CO、CO2、N2、H2S、HCN等气体,其中,硫化氢和氰化氢的存在不仅会腐蚀设备,同时燃烧后还会产生如SOx NOx等大气污染物,如果将焦炉煤气作为原料来合成其它化学产品时,硫化氢和氰化氢会引起催化剂的中毒,因此,脱除焦炉煤气中的硫化氢和氰化氢是焦炉煤气应用的前提。
现有采用氨法湿式氧化脱除硫化氢时产生的脱硫废液一直未进行有效的处理,一般是将脱硫废液直接兑入配煤中,然后在焦炉中利用高温使其分解。但是将此废液兑入配煤后会引起入炉煤水分增加,进而会导致炼焦过程中能耗增加;如果是冬季,将废液兑入配煤中会产生结块现象,影响煤的粉碎以及后续焦化;如果是夏季,由于多雨也难以控制配煤的水分,废液处理也面临很大困难,而且由于废水中氨等污染物的浓度较高以及存在硫酸铵等具有腐蚀性盐类,将废液兑入配煤后在恶化工作环境的同时,还会对皮带、支架等设备造成一定的腐蚀,由此处理脱硫废液存在能耗高,腐蚀设备,工作环境差问题的同时,在夏季和冬季还存在着废液处理困难的问题。
公开号为CN 101798533 A的专利,通过管道将脱硫废液送到煤堆顶部的环形喷洒管中,后将脱硫废液喷洒到炼焦煤中,然后进入焦炉中利用高温使其分解。该方法处理脱硫废液与直接兑入配煤中处理脱硫废液本质相同,存在的问题基本相同。
公开号为CN101219340A的专利,通过催化氧化—选择络合的方法将脱硫废液中的硫氰酸铵与络合剂硫酸铜作用生成CuSCN,然后通过其与回收剂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反应生成NaSCN或KSCN液体产品,然后通过蒸发,结晶等操作后,得到NaSCN或KSCN固体产品。但是处理后的COD仍高达10000mg/l以上,这对于焦化厂自身的污水处理系统来说仍然难以处理。
公开号为CN101067096A、CN1113877A、CN1034349A和CN101402461A提出了一种提取脱硫废液中的硫代硫酸铵和硫氰酸铵等副盐的方法,提取的过程是基于不同盐溶解度的差异,通过蒸发浓缩,分步结晶的方法进行,蒸发产生的冷凝液在理论上可以通过回配脱硫液的方法来处理,但事实上为了保证脱硫效率,往往会向脱硫系统中补充部分氨水作为碱源,致使脱硫系统中的水较多,而这部分多余的废水中,由于其仍然含有大于10000mg/l的CODcr,大于10000mg/l的氨氮和大于1000mg/l的硫化物,对焦化厂自身的污水处理系统来说仍然难以处理。
因此,提供一种焦化脱硫废液的处理工艺,使焦化脱硫废液经处理后可以满足生化处理入水口的要求,经生化系统进一步处理后在焦化厂内循环使用或达到排放的标准,有效地解决脱硫废液处理难问题,同时回收脱硫废液中的硫代硫酸铵和硫氰酸铵等副盐,具有现实的实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焦化脱硫废液的处理工艺,用以克服现有采用氨法湿式氧化法脱除焦炉煤气中的硫化氢和氰化氢时所产生的脱硫废液回兑于配煤中处理时存在的腐蚀设备,工作环境差,以及在夏季和冬季时废液处理困难的问题。
基于上述问题和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脱硫废液处理工艺,其工艺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A、脱硫废液过滤;
B、将步骤A过滤后的废液送入蒸发器中进行减压蒸发,蒸发温度为80~98℃,蒸发所得浓缩液再次浓缩、干燥后,制得混合盐;
C、将步骤B的蒸发蒸汽,送入装有热解催化剂的催化热解炉中,控制温度为200℃~450℃,液体空速为2h-1~4h-1,同时鼓入与蒸发蒸汽体积比为1:10~1:20的空气或氧气,进行催化热解,后回收催化热解蒸汽热量,冷凝,回收热量用于蒸发能量的部分供给;
D、将步骤C冷凝后的冷凝液通过加碱调节其pH为9~12,然后送入吹脱塔,控制温度为70~99℃,进行吹脱处理,吹脱气液比为100:1~200:1;
E、将步骤D的吹脱液,通过冷却,中和处理后送入生化污水处理;
F、将步骤D的吹脱气,经硫铵工段回收其中的氨后并入煤气管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90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泥热干化方法
- 下一篇:程序升温法制备高纯无水溴化镧或溴化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