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吸离心泵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49289.4 | 申请日: | 2011-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68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D9/02 | 分类号: | F04D9/02;F04D29/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心泵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流体机械,特指一种自吸离心泵,主要适合于工业的供水,污水处理,农业、苗圃、茶园灌溉,森林、城市建筑、商业网络消防灭火等场所。
背景技术
目前,普通自吸离心泵主要两种结构形式,内混式自吸离心泵结构形式和种外混式自吸离心泵结构形式,此两种泵的自吸时间因其结构原理的因素,体积大、结构复杂,制造工艺因难,泵的性能差,效率低、自吸时间长、笨重等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自吸离心泵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吸离心泵,在离心泵叶轮出口处增设不对称蜗壳导流器,该蜗壳导流器有两个液体出口和一个隔流器,第一个液体出口位置在蜗壳导流器的VI断面,液体出口位置45°,(相对于蜗壳导流器第VI断面的垂直线),第二个液体出口位置在蜗壳导流器的VIII断面,液体出口位置相对于蜗壳导流器第VIII断面的水平线。该泵增设不对称蜗壳导流器,加速泵的气液混合和分离,缩短了泵的自吸时间,提高了泵的效率,同时减小泵的径向力。在蜗壳导流器的零断面(启断面)增设隔流器,隔流器与叶轮的间隙为0.8~1.5mm,可以减少泵的液体环流,提高效率,缩短自吸时间。这种自吸离心泵制造可方便的采用铝合金压铸工艺,铸件外观质量有明显提升,大幅度减轻了泵的重量,降低了泵的成本。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在离心泵叶轮出口处增设不对称的蜗壳导流器有两个液体出口,第一个液体出口位置45°(相对于蜗壳导流器第VI断面的垂直线);第二个液体出口位置相对于蜗壳导流器第VIII断面的水平线;在蜗壳导流器的零断面(启断面)增设隔流器,隔流器与叶轮的间隙为0.8~1.5mm。其原理:泵运转时,从叶轮高速旋转流出的液体进入面积大于叶轮出口面积的4~6倍的蜗壳导流器面积,液体从蜗壳导流器两个出口流出进入泵体,由于速度的减小气液快速分离,缩短了泵的自吸时间,提高了泵的效率,同时减小泵的径向力。
本发明型的有益效果是,自吸离心泵自吸性能好,效率高,特别是制造采用铝合金压铸工艺,铸件外观质量有明显提升,大幅度减轻了泵的重量,降低了泵的成本,操作方便,提高了市场的竞争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型的纵剖面结构图。
图2是图1中叶轮、蜗壳导流器的平面结构原理图。
图1中1.泵轴,2.机械密封,3.后盖4.叶轮,5.蜗壳导流器,6.压水室,7.放水螺堵,8.碗式阀,9.回流管,10.射流喷嘴,11.进口S管,12.泵进口管,13.出口管,5-1.蜗壳导流器出口,5-2.蜗壳导流器出口,5-3.隔流器。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机械密封[2]和叶轮[4]装在泵轴[1]上,后盖[3]、蜗壳导流器[5]、压水室[6]和放水螺堵[7]组合成泵体,碗式阀[8]、回流管[9]和射流喷嘴[10]组合成泵的射流系统,由于喷嘴喷出的高速射流对叶轮进口的气体产生强大的卷吸作用,如此往复将泵进口管路的空气抽干并从出口管[13]流出,泵正常工作。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图。
在图2中:4.叶轮,5-1.蜗壳导流器出口,5-2.蜗壳导流器出口,5-3.隔流器。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2中,液体进入叶轮[4]高速旋转产生离心作用,流向蜗壳导流器出口[5-1]和蜗壳导流器出口[5-2]进入泵压水室,加速泵的气液混合和分离,缩短了泵的自吸时间,提高了泵的效率,同时减小泵的径向力;在蜗壳导流器的零断面(启断面)增设隔流器[5-3],隔流器与叶轮的间隙为0.8~1.5mm,同样可以提高泵的效率,缩短泵的自吸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92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激光光斑整形装置及激光光斑整形方法
- 下一篇:柴油发动机节能减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