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49292.6 | 申请日: | 2011-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918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刘绍鳯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璨宇光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F21S8/00;F21V21/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蔡胜利 |
地址: | 21500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及其 背光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显示装置,且特别是关于一种使用非自发光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背光模组系与非自发光显示面板(如液晶显示面板)搭配使用,以提供非自发光显示面板所需的显示光源。有关于背光模组的技术已揭露于多篇专利文件中,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开第201003216号与第201009451号以及美国专利公开第20080291356号等专利文件。
图1是现有一种使用直下式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现有液晶显示装置100包括一液晶显示面板110以及配置于液晶显示面板110下方的一背光模组120。背光模组120包括一光源121、一扩散板122及多片光学膜片123。光源121配置于一底盖124的一底部125,且底盖124具有凸起部126,此凸起部126连接底部125的边缘。扩散板122配置于凸起部126上,而光学膜片123配置于扩散板122上。此外,背光模组120更包括支撑框127,其具有延伸至光学膜片123之边缘处上方的支撑部128,以支撑液晶显示面板110。另外,液晶显示装置100更包括用以与底盖124连接的一前框130。
上述的液晶显示装置100中,用以支撑液晶显示面板110的支撑框127是由遮光材质制成,所以整个支撑部128无法透光,导致从光学膜片123边缘出射的光束无法被利用,所以液晶显示面板110相对于支撑部128的部分无法作为显示区。
由于前框130的顶部132会遮盖液晶显示面板110的非显示区,所以顶部132需遮盖整个支撑部128,导致前框130的顶部132的宽度D1过大(即边框过宽),难以符合窄边框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以使液晶显示装置能符合窄边框的需求。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以符合窄边框的需求。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为达上述之一或部份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发明之一实施例提出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一光源单元、一支撑框及一扩散板。支撑框由透光材质制成,且围绕光源单元。支撑框的一内壁呈一阶梯状结构,此阶梯状结构包括一第一阶状部以及位于第一阶状部外侧的一第二阶状部。第一阶状部的一顶面为一第一承载面,第二阶状部的一顶面为一第二承载面,且第二承载面高于第一承载面。扩散板配置于第一承载面上,且位于光源单元上方。
为达上述之一或部份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发明之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一上述之背光模组及一显示面板,其中显示面板配置于支撑框的第二承载面上。
在本发明之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背光模组更包括至少一光学膜片,配置于扩散板与显示面板之间。
在本发明之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阶梯状结构更包括一第三阶状部,设置于第一阶状部与第二阶状部之间。第三阶状部的一顶面为一第三承载面,第三承载面高于第一承载面并低于第二承载面,且第三承载面承载光学膜片。
在本发明之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支撑框的材质为聚碳酸脂树脂(Polycarbonate,PC)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
在本发明之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背光模组更包括一反射层,支撑框更包括一与内壁相对的外壁,反射层配置于外壁以及第二承载面上。
在本发明之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背光模组更包括一底板,以承载光源单元及支撑框。
在本发明之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显示装置更包括一前框,与底板连接,其中前框具有延伸至第二承载面上方的一顶部,且显示面板固定于第二承载面与顶部之间。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中,至少具有下列其中的一个优点,由于支撑框的阶梯状结构可支撑扩散板及显示面板,且支撑框是由透光材质所制成,所以光束可经由支撑框而传递至扩散板的边缘,进而传递至显示面板。因此,使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背光模组可有效缩小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进而使液晶显示装置能符合窄边框的需求。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一种使用直下式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之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之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100:液晶显示装置
110:液晶显示面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璨宇光学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璨宇光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92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