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柠檬果园的少免耕覆盖栽培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50292.8 | 申请日: | 2011-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88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李进学;朱红业;高俊燕;岳建强;雷宝坤;潘艳华;杨恩聪;朱春华;李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G7/06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康珉 |
地址: | 678025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柠檬 果园 少免耕 覆盖 栽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柠檬果园的少免耕覆盖栽培方法,属园艺植物栽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40多个国家如法国、中国、加拿大、西班牙、巴西、澳大利亚、日本等都对少免耕法进行了研究,重点以水稻、玉米、小麦、豆类、马铃薯、甘蔗、油菜等作物为主,大多集中于粮食作物,在果园生产中开展较少。主要关键技术难题在于覆盖物种的选择与搭配;配套免耕机械设备;配套施肥技术;果园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无法兼顾等。
随着人口的迅速增加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量剧增,为了满足社会需求并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农民不得不加大对土壤的作业频率;农药、化肥、除草剂的施用量也迅速增加。现有的柠檬果园生产采用一年多次耕作翻动土壤、地面裸露栽培管理的方式,存在果园大量水土流失、加速土壤养分淋失,抗干旱能力弱,肥料利用率低,果园生态失衡等传统栽培模式的缺陷和不足。频繁的土壤耕作除增加生产成本外,重要的是造成土壤结构的破坏和地力下降,造成严重的水土与养分流失,从而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破坏了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加之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传统的高投入、高强度、综合效益低的耕作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农业生产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果园生产采用一年多次耕作翻动土壤、地面裸露栽培管理的方式,导致常年果园土壤裸露、土壤结构严重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加剧、化肥农药使用量和次数增加,耕地质量下降等缺陷和不足,其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地改变柠檬果园土壤结构,促进土壤有机质及养分含量的增加,加速培育果园土壤碳库,减少N、P及水土流失,增加果园生态多样性,降低对环境污染,节省成本及劳动投入,引领产业向低碳、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柠檬果园少免耕覆盖栽培方法。
本发明结合柠檬果园的实际所提出的少免耕覆盖栽培方法,是指生产系统中除播种或施肥外,不再翻动或少扰动土壤,少耕和免耕结合,覆盖表土的栽培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柠檬果园的少免耕覆盖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柠檬果园的园地种植布局
A. 平地柠檬果园中柠檬种植的株距×行距为2.0~2.5 m × 3.5~4.0 m;在柠檬行间穴播或条播种植2年生以上的牧草,株距×行距为20cm~30cm× 30~40cm; 1~2年树龄的平地幼龄柠檬果园中所述牧草的种植带宽为1.0~1.2 m、3年以上树龄的平地柠檬果园中所述牧草的种植带宽为0.6~1.0 m, 所述的平地柠檬果园是坡度≤10°的果园;
B.对坡地柠檬果园开挖平整台梯面1(如图1所示),台梯面1的宽M为2.5~3.0m,在每一个台梯面1上种植1行柠檬,柠檬种植的株距2.5~3.0 m,台坡面2的宽H为1.2~2.0m,在台坡面2上种植2年生以上的牧草;所述牧草的带宽为0.8~1.0 m,所述的坡地柠檬果园是坡度>10°的果园;
②牧草的栽培管理及果园的覆盖管理:平地柠檬果园和坡地柠檬果园中牧草在幼苗期进行1~2次人工除杂草,在生长季节,牧草株高0.3m以上时刈割, 每隔30~45天刈割1次, 生长年刈割3~4次;刈割的牧草覆盖在柠檬树下,在距离柠檬主干四周20~30cm外覆盖刈割的牧草,以免影响柠檬主干地面处湿度过高,引起病虫害滋生;
③果园施肥管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未经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02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