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护栏灯及护栏灯透镜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50632.7 | 申请日: | 2011-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744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王赛;吴登富;项晓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照相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1V5/04 | 分类号: | F21V5/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何新平 |
地址: | 310023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护栏 透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灯具,尤其涉及一种护栏灯及护栏灯透镜。
背景技术
护栏灯是一种安装在道路护栏上的道路用灯,可以起到美化城市、路桥照明、安全疏导等作用,其通常以荧光灯管或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以连续的护栏为载体,形成线性或近似线性的护栏灯带。
现有的护栏灯一般通过在塑料管材中设置荧光灯管或发光二极管等光源形成,该种护栏灯中的光源发出的光线会直接通过塑料管材射出,护栏灯的出光角度基本没有控制,导致大量的光线射向路边草丛或天空等方向,使得光源发出的光线没有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造成能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护栏灯及护栏灯透镜,以解决现有护栏灯中光源发出的光线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的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护栏灯透镜,其包括一个后端面、一个与所述后端面相对的前端面以及位于所述前端面和后端面之间的侧面。所述后端面上具有一个收容槽,该收容槽的内壁为所述护栏灯透镜的入光面。所述前端面上形成有所述护栏灯透镜的第一出光面。所述侧面包括靠近护栏灯透镜顶侧的第一侧面和靠近护栏灯透镜底侧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为护栏灯透镜的第一反光面,所述第二侧面包括一靠近后端面的第二出光面及位于所述第二出光面与前端面之间的第二反光面。
进一步地,所述护栏灯透镜安装到路边护栏上时,所述护栏灯透镜底侧为护栏灯透镜面向地面一侧,所述前端面面向道路中心方向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出光面到后端面的距离从护栏灯透镜的顶侧到底侧逐渐增大。
优选地,所述第一出光面为一个平面。
优选地,所述入光面为一个曲面。或者,所述入光面包括一个位于其中央的第一入光面及环绕所述第一入光面的第二入光面,所述第一入光面和第二入光面分别与所述前端面和侧面相对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入光面为一个凸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在所述后端面上的投影为半圆环或扇环。
优选地,所述第二出光面与所述后端面直接相连。
优选地,所述第二出光面在后端面上的投影为圆弧、半圆环或扇环。
优选地,所述护栏灯透镜为一体成型的。
以及,一种护栏灯,其包括所述护栏灯透镜及一个光源,所述光源设置于所述护栏灯透镜的收容槽中。
所述护栏灯透镜的第一出光面和第二出光面可分别面向道路中心方向和护栏灯下方的护栏设置,其基本上可以将护栏灯的光源发出的光线都用来照射路面和护栏,避免护栏灯的光源发出的大量的光线射向路边草丛或天空等方向,从而能够有效利用护栏灯的光源发出的光线。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护栏灯透镜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护栏灯透镜另一方向观察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护栏灯透镜沿III-III方向的剖视图;及
图4是具有图3所述的护栏灯透镜的护栏灯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作为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请参阅图1-图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护栏灯100包括光源10及护栏灯透镜20。所述光源10可以为发光二极管、放电灯、荧光灯或卤素灯等。优选地,所述光源10为发光二极管。
所述护栏灯透镜20包括一个后端面21、一个与所述后端面21相对的前端面22以及位于所述前端面22和后端面21之间的侧面23。
所述后端面21上具有一个收容槽211,该收容槽211用于收容所述光源10。所述收容槽211的内壁为所述护栏灯透镜20的入光面212。所述入光面212可以为一个曲面或由多个曲面组成,还或者由多个平面组成。本实施例中,所述入光面212包括一个位于其中央的第一入光面2121及环绕所述第一入光面2121的第二入光面2122。所述第一入光面2121和第二入光面2122分别与所述前端面22和侧面23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入光面2121和第二入光面2122均可为平面或曲面,或者由多个曲面或平面组成。为避免经过第一入光面2121的光线过于发散,优选地,所述第一入光面2121为一个凸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照相机械研究所,未经杭州照相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06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