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滤膜的硬膜外腔指示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351060.4 申请日: 2011-11-09
公开(公告)号: CN102357269A 公开(公告)日: 2012-02-22
发明(设计)人: 孟庆怡;孙杰;徐海林;许松玲;赵忠华;尹荣林;陈凡;李华鹏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天助畅运医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M5/31 分类号: A61M5/31;A61M5/38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00027 北京市东***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带有 滤膜 硬膜外腔 指示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的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硬膜外腔定位和指示 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形成硬膜外麻醉或镇痛,可以使用向患者脊柱区域中引入药物的两种基 本技术,即:硬膜外的和硬膜下的、或蛛网膜下腔的技术。这类手术过程,麻 醉剂被注射到脊髓中并进入神经根,以在劳作过程中在身体区域封闭疼痛感觉。

由于所述医疗过程对患者来说会带来某些风险,所以关注涉及这些过程的人 体的主要部分是非常重要的,如保护中枢神经系统的脑膜和脑脊髓液。如公知 的,脑膜包括三个层:硬膜、蛛网膜和软脑脊髓膜。硬膜是这三个层中最外、 最强、非柔性的层;蛛网膜是媒介隔膜且脑脊髓膜是脑膜层中最靠内的且是脆 弱。还有,脑脊髓液是透明体液,占据蛛网膜下腔,该蛛网膜下腔是在脑膜的 蛛网膜和软脑脊髓层之间。

其中,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是当今外科手术中选用最多的一种麻醉方法。由 于该方法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用药品品种局限性小、对病人生理指标影响小, 所以,在国内外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在临床上做硬脊膜外腔隙穿刺时,麻醉医 师使用普通注射器直接连接穿刺针对患者进行硬膜外腔穿刺,穿刺针尖途径皮 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组织,到达黄韧带后才能到达硬膜外腔。

非常重要的是,确保注射能正确地用硬膜上和硬膜下或蛛网膜下腔麻醉剂刺 入所需区域,否则神经、心血管和呼吸系统会被麻醉剂影响。硬膜外腔中含有 淋巴管、椎内静脉丛、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呈负压。硬膜外腔压力(EDP)值 约为-1~3cm H2O。负压在上中胸部最明显,腰部次之,而骶部硬膜外腔一般 无负压表现。负压值在坐位时往往增大。硬膜外穿刺需要穿透黄韧带才能达到 麻醉效果。如果进针过浅,则达不到麻醉效果。如果进针过深,穿透硬膜外腔 进入硬脊膜下隙,甚至穿过蛛网膜进入蛛网膜下隙,从而引起脑脊液的流出。 硬膜上和硬膜下麻醉或蛛网膜下腔麻醉会显著影响呼吸、心脏搏动和其他生命 机能。

为了提高麻醉效率,减小手术风险,近几年麻醉穿刺医疗工作者做了大量的 临床研究,对硬膜外腔定位提供了多种发明方法。如空气囊泡指示法,测压报 警法,摩擦差异判断法,压力增强指示法、悬滴判断法。空气囊泡指示法硬膜 外腔进气量越少越好,一般是1-3ml,最好不超过5ml。但如果进气速度达2 ml·kg-1·min-1或进气量超过10ml,则有致死可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 带有滤膜的硬膜外腔指示器,本发明的硬膜外腔指示器配有微孔滤膜,该微孔 滤膜可以有效限制空气的注入量,并灵敏的判断穿刺针是否到达硬膜外腔,可 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指示器由于空气注气过多引起的并发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有滤膜的硬膜外腔指示器,包括三通管、弹性体薄膜、单向阀,所述 三通管具有外口接头、内口接头和上口接头,所述外口接头用于与注射器接头 连接,所述内口接头用于与穿刺针接头连接,所述上口接头与弹性体薄膜连接; 其特征在于外口接头由外向内依次设有微孔滤膜和单向阀。

所述的带有滤膜的硬膜外腔指示器中,所述微孔滤膜由卡环固定。

所述的带有滤膜的硬膜外腔指示器中,所述单向阀由阀门扣环固定于三通外 口接头。

所述微孔滤膜的直径为2-10mm;优选地,微孔滤膜的直接为4mm,以与 注射器鲁尔的标准直径匹配使用。

所述微孔滤膜的孔径为0.15-0.25μm;优选地,微孔滤膜的直径为0.22μm, 以与注射器鲁尔的标准直径匹配使用。

优选地,所述微孔滤膜设置为两层,并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层微孔滤膜的 直径为0.20-0.30μm;所述第二层微孔滤膜的直径为0.10-0.15μm。采用间隔设 置的两层微孔滤膜,不仅能够有效限制空气的注入量,而且还能够过滤空气, 能够克服空气不洁和注气过多引起的并发症。

优选地,所述微孔滤膜为聚丙烯膜、混合纤维素膜、尼龙膜、PTFE膜或聚醚 砜膜。

优选地,所述弹性体薄膜为聚氨酯薄膜、硅胶薄膜或橡胶薄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天助畅运医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天助畅运医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10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