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河豚鱼的保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51369.3 | 申请日: | 2011-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28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谢晶;马妍;王金锋;唐义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B4/10 | 分类号: | A23B4/10;A23B4/22;A23B4/0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306***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豚 保鲜 方法 | ||
1.一种河豚鱼的保鲜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配制的保鲜剂处理河豚鱼,经菌落总数、pH、挥发性盐基氮、硫代巴比妥酸和三甲胺指标测评,从而进行河豚鱼保鲜,具体步骤如下:
①采集每条约500克,大小均一,健康的成年河豚鱼,活体运回,在运输过程中采用充氧保活的方法;
②活体宰杀后,去除头部和内脏,分块,用无菌水冲洗;
③将处理好的河豚鱼块用保鲜剂溶液浸泡,保鲜剂溶液是由A、B、C三种成分组成的,其中A为羧甲基壳聚糖,B为溶菌酶,C为酸性电解水,所占的质量比例分别为羧甲基壳聚糖:0.8~1.2%;溶菌酶:0.03~0.07%,其余为酸性电解水;
④将浸泡后的河豚鱼块放置于干净纱布上沥干后,立即装入无菌保鲜袋内;
⑤将装袋后的河豚鱼放置于2~8℃冰箱内储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豚鱼的保鲜方法,其特征在于:河豚鱼在运输过程中,采取充氧、加水方法,保证河豚鱼的健康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豚鱼的保鲜方法,其特征在于:河豚鱼在运回,活体宰杀,去除头部和内脏,分成大小均一10克鱼块,用无菌水进行冲洗2遍,并装入无菌保鲜袋进行储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豚鱼的保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鲜剂是由羧甲基壳聚糖、溶菌酶和酸性电解水组成的,其中羧甲基壳聚糖为1.0%,溶菌酶为0.05%,其余为酸性电解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豚鱼的保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河豚鱼与保鲜剂溶液按1∶1比例混合,浸泡1分钟,然后空气中5-10分钟沥干。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豚鱼的保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河豚鱼与保鲜剂溶液质量比按2∶3混合,浸泡2分钟,使用温度为4℃,风速为1-2米/秒的无菌风吹干。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豚鱼的保鲜方法,其特征在于:处理好的河豚鱼,应放于无菌食品保鲜袋内,于4℃冰箱内储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洋大学,未经上海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136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红刺玫花茶及生产方法
- 下一篇:杀真菌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