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研磨机上的研磨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51464.3 | 申请日: | 2011-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715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孙新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泰源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37/00 | 分类号: | B24B37/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17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研磨机 研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研磨机构,尤其是一种研磨机上的研磨机构,属于机构领域。
背景技术
涡流式研磨机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外形美观、结构合理、操作方便、变速范围大、运转平衡、噪声低、研磨效率高等特点,能有效地解决振动光饰机中工件重叠、研磨不匀的问题,特别是对于较厚的氧化膜及较大毛刺的中小型工件,用振动机加工较困难且时间长,而用涡流式研磨机,很短时间内即可达到理想的效果,可提高光洁度2级以上。
现有技术中,用于抛光物料用的一种振动研磨机是利用安装在机体上的电机的高速振动,使得抛光槽内的磨料和工件均匀混合,一起振动,反复研磨和抛光工件的表面,完成对工件的抛光。普遍用于一些易变形或外形复杂,孔内有死角的工件的研磨。在抛光槽的侧面设有出料口,并平行固定一块网状的格栅将该段位置的抛光槽分开,磨料和工件可在格栅的作用下自动的分离。在格栅的旁边还设有可以拿起来的带网孔的闸板,用于加工结束后将工件分选取出。这样的结构缺点是操作不便,在闸板安放进去的时候,闸板需要人工扶持着定位,不仅麻烦而且有可能由于工件或者机械的原因伤害到操作人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研磨机上的研磨机构,操作更加简单、方便,不必手动操作,可以有效避免对操作人员可能产生的伤害。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研磨机上的研磨机构,包括固定在固定盘上的研磨槽,特征是:在所述研磨槽的中间固定有回转轴,回转轴的下端伸出固定盘,并在回转轴的端部固定大皮带轮,大皮带轮通过皮带与安装在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输出轴上的电机带轮连接。
所述研磨槽的底部设置回转盘,所述回转盘的中部突出于回转盘的表面形成中空柱状的回转筒,在回转筒的内腔中设置有回转套,回转套套设在回转轴上;所述回转轴的顶端套设第一轴套,并由轴盖固定密封,回转筒的顶端与轴盖和第一轴套固定连接;所述回转套的上、下端分别通过套设在回转轴上的第二轴套和第三轴套与回转轴固定连接。
在所述回转套的上、下端与回转轴之间分别设置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
所述回转套的下端与固定盘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盘上固定有翻转杆,翻转杆自由端的端部与翻转轴固定连接,在所述翻转杆上设置有气缸座,气缸座与翻转气缸的活塞杆连接。
所述翻转轴的两端安装在轴承座内。
在所述研磨槽的内表面设置有耐磨层。
所述耐磨层由聚氨酯材料制成。
所述三相异步电动机安装在电机固定板上。
本发明所述的研磨机上的研磨机构操作简单、方便,不必手动安放闸板,可以避免对操作人员产生的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研磨机上的研磨机构包括研磨槽1、固定盘2、翻转轴3、回转盘4、回转套5、大皮带轮6、电机带轮7、三相异步电动机8、翻转气缸9、耐磨层10、回转轴11、电机固定板12、回转筒13、轴盖14、第一轴套15、第一轴承16、第二轴承17、第二轴套18、第三轴套19、密封圈20、翻转杆21、轴承座22、气缸座23等。
本发明包括固定在固定盘2上的研磨槽1,在所述研磨槽1的中间固定有回转轴11,回转轴11的下端伸出固定盘2,并在回转轴11的端部固定大皮带轮6,大皮带轮6通过皮带与安装在三相异步电动机8的输出轴上的电机带轮8连接;
所述研磨槽1的底部设置回转盘4,所述回转盘4的中部突出于回转盘4的表面形成中空柱状的回转筒13,在回转筒13的内腔中设置有回转套5,回转套5套设在回转轴11上;所述回转轴11的顶端套设第一轴套15,并由轴盖14固定密封,回转筒13的顶端与轴盖14和第一轴套15固定连接;所述回转套5的上、下端分别通过套设在回转轴11上的第二轴套18和第三轴套19与回转轴11固定连接,所述回转套5的下端与固定盘2固定连接;
在所述回转套5的上端和下端与回转轴11之间分别设置第一轴承16和第二轴承17;
所述固定盘2上固定有翻转杆21,翻转杆21自由端的端部与翻转轴3固定连接,翻转轴3的两端安装在轴承座22内;在所述翻转杆21上设置有气缸座23,气缸座23与翻转气缸9的活塞杆连接,以便翻转气缸9带动翻转杆21翻转,将研磨槽1向前翻转130°,将磨料和工件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泰源机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泰源机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14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层沥青氯乙烯抗静电塑料地板
- 下一篇:在线测量内孔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