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反洗粘胶过滤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51511.4 | 申请日: | 2011-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55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袁飞;刘广春;许建中;项英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市星火阀业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9/35 | 分类号: | B01D29/35;B01D29/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粘胶 过滤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过滤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自动反洗粘胶过滤机。
背景技术
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科技创新,自主创新”已成为目前国内工业发展的主流。我国工业正逐步向集约型、节能减排、低碳的方向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纺织市场的好转,全国各地纷纷新上了一批粘胶纤维项目,且规模庞大,充分体现了设备大型化、规模化的趋势。在粘胶纤维工艺生产中,原液过滤环节不可缺少,存在于粘胶中的无机和有机粒子必须有效滤除,才能减少毛丝、提高成形纤维的纤度均匀性和拉伸性能,通常粘胶要经过二至三道过滤才能送往纺丝,生产出高质量的粘胶丝。现阶段生产中广泛应用的过滤设备有板框压滤机、连续自动反洗式滤机(如KKF滤机)以及预敷料过滤机(如芬达式滤机)等。KKF滤机是粘胶制备过程中过滤粘胶的主要设备,它具有过滤流量大、操作维护方便、效率高等诸多优点。目前国内粘胶短纤维生产厂家对于KKF滤机的控制一般采用恒差压反洗,随着过滤的进行,压差不断上升,当实际压差大于或等于系统设定值时,滤机开始逐台顺序反洗。这种滤机反洗控制方法比较简单,它原产于奥地利LENZING公司,现国内多个设备加工厂进行了国产化。但由于国产KKF滤机在加工质量、加工精度上不如进口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造成了很多浪费和生产平衡上的困难。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为:1、活塞环密封性较差,废胶量大;2、反洗效果差,反洗频繁,过胶量低;3、P2压力不稳定,影响反洗效果;4、滤网使用一段时间后,过胶量下降明显等。科研单位与企业的技术人员在不断地探索、研究,希望研制出一种性能优越的粘胶过滤机以取代进口,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实际运用中仍然存在着尚未克服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一种自动反洗粘胶过滤机,该过滤机是根据渗透过滤原理设计的自动过滤系统,采用PLC控制技术,可自动控制、连续工作、自动反洗、自动排渣。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含有电机、安全联轴器、滤机轴、网笼支撑装置、中心管、网笼、活塞环、反洗活塞、中心管导向、粘胶进口、废胶出口、顶杆组件、后桶体端盖、滤机桶体、粘胶出口、活塞连接管、活塞体、前桶体端盖、保护网、滤网、衬网,机架上安装有圆筒形滤机桶体,滤机桶体两端分别装有前桶体端盖和后桶体端盖,前桶体端盖与后桶体端盖上分别固定有顶杆组件,滤机桶体靠近后桶体端盖处设有粘胶出口,后桶体端盖处设有废胶出口、粘胶进口,滤机桶体内设有网笼,网笼两端与前后桶体端盖相连接,保护网通过夹板、抱箍固定在网笼表面,滤网包夹在衬网和保护网之间,衬网包夹在网笼和滤网之间,中心管两端承插在前桶体端盖与后桶体端盖中心的孔槽内,反洗活塞位于网笼内部,套装在中心管上,滤机轴一端在定位座里,一端与轴承连接,轴承另一端与安全类联轴器相连接,安全联轴器与减速机相连接,减速机与电机相连接。
本发明所述反洗活塞,包括两片圆盘形的活塞体,两片活塞体之间通过活塞连接管固定在一起,活塞体周边安装有活塞环,活塞环嵌入活塞槽沟内部,在活塞环上有通中心管的环形开孔,环形开孔紧贴在网笼的内表面上。
本发明所述网笼分为两截,其底端设有网笼支撑装置,网笼支撑装置为可调螺母和滚珠配套。
本发明所述安全联轴器为内摩擦式安全联轴器。
本发明所述中心管,其距后桶体端盖端设有中心管导向。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原理是:该反冲洗粘胶过滤机是根据渗透过滤原理设计的自动过滤系统,其控制系统由下位机系统和上位机系统构成,采用PLC控制技术。由于其渗透效应可以截留不同大小和形状的粒子,达到预定的过滤效果,再用过滤介质进行逆向反洗将材料洗净,通过活塞连接管连接的双活塞体组成反洗活塞,反洗活塞置于中心管上,在活塞环上设有通中心管的环形开孔,作为杂质清理通道,含有杂质的反冲洗液通过活塞环的环形开孔进入中心管,并通过废胶出口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市星火阀业制造有限公司,未经盐城市星火阀业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15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转接头和传输系统
- 下一篇:一种装片机用计数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