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掩膜金属诱导晶化的多晶硅薄膜晶体管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51985.9 | 申请日: | 2011-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567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赵淑云;郭海成;王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中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786 | 分类号: | H01L29/786;H01L29/06;H01L29/41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恒信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2 | 代理人: | 苗青盛;王凤华 |
地址: | 528225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诱导 多晶 薄膜晶体管 | ||
1.一种掩膜金属诱导晶化的多晶硅薄膜晶体管,包括:
连续横向区域的多晶硅薄膜蚀刻成有源硅岛;
沉积低温氧化物作为栅极绝缘层;
形成栅电极,将硼以4×1015/cm2计量离子注入源极和漏极;
沉积500nm的氧化物作为绝缘层并在栅极、源极和漏极区域上开电极接触孔;
其中,该多晶硅薄膜去除上表面的镍硅氧化物、化学氧化物和纳米二氧化硅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晶硅薄膜晶体管,还包括:溅射700纳米厚的含1%Si的铝光刻形成测试电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晶硅薄膜晶体管,其中,低温氧化物的厚度为50纳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晶硅薄膜晶体管,其中,MIC晶核区域位于沟道区中间,同时MILC/MILC晶界位于源极和漏极节点外;或者MIC晶核区域在源极或漏极节点外而MILC/MILC晶界位于沟道区中间;或者MIC晶核区域不是在源极就是在漏极节点而MILC/MILC晶界位于源极和漏极节点区域外;或者MIC晶核区域位于源极或漏极节点外而MILC/MILC晶界区域不是在源极就是漏极节点处重叠;或者MIC晶核区域和MILC/MILC晶界区域在源极或漏极节点和有源沟道区域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晶硅薄膜晶体管,其中,多晶硅薄膜晶体管的W/L尺寸为30μm/10μm,成核区域宽度约为2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晶硅薄膜晶体管,其中,所述连续横向区域的多晶硅薄膜包括:
玻璃衬底,
位于玻璃衬底上的硅氧化物,
位于硅氧化物上面的全部晶化的多晶硅层,
位于多晶硅层上的纳米二氧化硅层;
纳米二氧化硅层上蚀刻出多个诱导窗口,多个诱导窗口上涂布化学氧化层;该纳米二氧化硅层和化学氧化层上溅射布置镍硅氧化物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晶硅薄膜晶体管,其中,所述硅氧化物为二氧化硅,其厚度为300n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晶硅薄膜晶体管,其中,多晶硅层的厚度为45nm,纳米二氧化硅层的厚度为4nm,化学氧化层的厚度为1-2nm。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晶硅薄膜晶体管,其中,纳米二氧化硅层的厚度为3纳米、4纳米、5纳米或者6纳米。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晶硅薄膜晶体管,其中,诱导窗口的宽度分别为1微米、3微米或者1-3微米中的一个,多晶硅层形成连续的带状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晶硅薄膜晶体管,其中,镍硅氧化物厚度分别为7埃、10埃、14埃或者这三者之间的一个厚度。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晶硅薄膜晶体管,其中,连续的带状结构中的镍浓度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中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中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198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力设备状态检测移动实验室
- 下一篇:用于可靠地镭射标记物品的方法和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