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RFID的矿工定位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51990.X | 申请日: | 2011-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90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郑恩让;于新颖;张玲;马令坤;杜红霞;李明勇;杨浩;靳亚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7/00 | 分类号: | G06K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西达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2 | 代理人: | 第五思军 |
地址: | 710021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rfid 矿工 定位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井下定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RFID的矿工定位系统。
背景技术
RFID即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需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作为条形码的无线版本,RFID技术具有条形码所不具备的防水、防磁、耐高温、使用寿命长、读取距离大、标签上数据可以加密、存储数据容量更大、存储信息更改自如等优点,其应用将给零售、物流等产业带来革命性变化。将RFID技术应用于生产环境恶劣、作业条件差的煤矿开采行业,亦具有重大意义。
煤矿开采作为安全事故频发的重工业,对安全监督管理系统的要求很高。利用RFID定位系统,对井下人员进行实时定位监督,将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井下作业的安全保障。
一方面,煤矿长期以来一直作为我国主体能源,在我国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构成中均占2/3以上,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以煤矿为主的能源供应格局难以改变。另一方面,也正因为煤矿工业的巨大需求与迅速发展,导致了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生产安全问题,由煤矿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
目前,在我国一些较大的国有煤矿,是以给每位矿工分发带有GPS功能的手机或在井下巷道铺设通讯电缆实现人员定位目的的,但是这些技术具有相当的局限性:首先,GPS手机耗电量大,手机电池即使在充满电的情况下,也仅能维持正常工作数小时,在发生矿难之后不能保证搜救的长期有效;其次,GPS系统成本高,但精度低,不利于在中小型煤矿中推广,而且手机体积相对较大,不利于在工作中携带。另外,至于铺设电缆,大型煤矿铺设一段长距离电缆的费用高达几十万元,同时在一些复杂地形区铺设电缆十分困难,灵活性也相对较低,而且发生矿难时电缆一旦折断,矿难中心区的通信系统将难以维系。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基于RFID的矿工定位系统,具有功耗低节能安全,成本低、鲁棒性好和定位准确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RFID的矿工定位系统,包括有RFID射频识别系统,RFID射频识别系统通过无线传输线路与地面控制器相连。
所述的RFID射频识别系统包括有设置在矿井下相应区域的RFID读卡器与设在井下人员所带帽子上的RFID标签组成。
所述的RFID射频识别系统通过网络与地面控制器相连。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第一,RFID电子标签和读卡器功耗都是比较低的,在电池供电情况下可以保证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通信畅通;
第二,随着电子产品价格的降低和RFID技术的普及,基于RFID的矿工定位系统实现成本显著降低;
第三,在本设计中,RFID电子标签只需固化在矿工帽中即可,丝毫不影响矿工工作;
第四,在高噪声环境中可采用自适应噪声抵消技术对含噪信号进行处理,保证携带矿工信息的有用信号能够被地上控制系统正确接收,从而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和准确性;
第五,可以有效地对矿工进行定位跟踪。
所以,若将RFID技术应用在煤矿安全监督领域,将对煤矿安全生产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在矿区,尤其是井下等恶劣工作环境中设置传输线路或网络和RFID读卡器,同时在每个矿工的帽子中固化一个射频卡,那么就可以通过地上的控制系统实时监测矿工位置,及井下各个工作区域的矿工人数,并可通过地上控制系统调出各个区域矿工的个人信息,从而对各个矿工在井下的分布情况有一个动态、全面的把握。这样在发生灾难或是需要紧急寻找某个矿工时,便可调出地上控制系统的相关定位信息,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加快营救或搜索动作,从而提高了对井下员工的营救效率,进而提高了员工在灾难发生时的存活几率,降低了企业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RFID射频识别系统1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矿工定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2,一种基于RFID的矿工定位系统,包括有RFID射频识别系统1,RFID射频识别系统1通过无线传输线路2与地面控制器3相连。
所述的RFID射频识别系统1包括有设置在矿井下相应区域的RFID读卡器4与设在井下人员所带帽子上的RFID标签5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19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微波真空干燥加工茶叶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绿豆竹叶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