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移型磁条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52267.3 | 申请日: | 2011-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67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彦峰;董社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定乐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2D15/10 | 分类号: | B42D15/10;B32B27/06;B42D107/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羡民;郭绍华 |
地址: | 071054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移 磁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条,特别涉及一种无剥离层的转移型磁条。
背景技术
转移型磁条被用来制作信用卡、储蓄卡、银行存折等磁卡制品,由于技术成熟、使用方便已被大量普及。
目前,转移型磁条一般采用三~四个涂层,即剥离层、保护层(或剥离兼保护层)、磁性层和粘接层。将磁条粘贴于卡基上经热压制成磁卡,在磁卡使用过程中,由于磁头与磁性层之间存在一层剥离层,在磁卡读写时,增加了磁性信号的间隔损失,限制了它在某些特殊磁卡上的使用,同时,由于现有磁条产品的涂层较多,使它的制造工艺复杂、成本高。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卡采用隐形磁条卡技术。隐形磁卡是在磁条的表面上增加一覆盖层,扩大磁卡表面的图案或文字设计的可视内容,增加了磁卡的实用性、防伪性;同时通过覆盖层接触读取信息,不会损伤磁条,保持磁头洁净,还可起到保护磁条的作用。隐形磁卡的覆盖层一般为5~8μm,普通转移型磁条用于制作隐形磁卡,将使磁性层与磁头之间的间隔增加到7~11μm,从而使磁性信号的间隔损失过大,导致使用普通转移型磁条制作的隐形磁卡的输出信号很难达到标准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已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工艺简便、成本低廉,同时可有效减小磁条本身的间隔损失,满足高档隐形磁卡使用要求的转移型磁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转移型磁条,它在带基和粘结层之间设置一层可剥离磁层。
所述可剥离磁层的组分及重量份数为:
树脂一 20~100份;
树脂二 5~50份;
磁粉 200~500份;
助剂 2~50份;
固化剂 5~40份;
溶剂 500~1500份;
其中,树脂一为丙烯酸树脂、松香树脂或醋酸纤维素,树脂二为醛树脂、聚酯或氯醋树脂。
所述助剂为大豆磷脂、改性硅酮、氧化铝微粉、蜡粉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固化剂可以为异氰酸酯类固化剂或胺类固化剂。
所述溶剂可以为甲苯、丁酮、醋酸仲丁酯、乙醇或水。
所述可剥离磁层的厚度为7~18微米,优选10~16微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转移型磁条具有如下优点:
1. 结构简单,磁条的涂层少(两层),制造工艺简单并容易控制,成本低;
2. 可剥离磁层既有磁性层的功能也具有剥离层的功能,使本发明提供的产品可以达到转移型磁条的使用目的;
3. 减小了信号输出的间隔损失;
4. 应用范围广,尤其可以用于隐形(或隐蔽)磁卡的制作;
5. 输出特性优异,剥离特性和印刷特性均符合要求,耐磨特性可以分别满足银行卡或存折的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已有转移型磁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为:带基1,可剥离磁层2,粘结层3,磁层4,剥离层5。
具体实施方式
适合本发明的带基可以采用不同的材料,如PVC、PC、PET等塑料卡片和塑料膜,优选使用PET薄膜。
本发明的可剥离磁层通过采用如下配方,使其既具有剥离特性又具有磁层的记录功能。可剥离磁层的组分及重量份数为:树脂一 20~100份;树脂二 5~50份;磁粉 200~500份;助剂 2~50份;固化剂 5~40份;溶剂 500~1500份。
本发明中,可剥离磁层中的树脂一的作用是让磁条达到从带基剥离或转移的目的,它可以选自为丙烯酸树脂、松香树脂或醋酸纤维素;可剥离磁层中的树脂二的作用是调节磁条的韧性或脆性,它可以选自醛树脂、聚酯或氯醋树脂。
本发明中,可剥离磁层中的磁粉的作用是记录信息,它可以选择低矫顽力(360±20%Oe)磁粉或高矫顽力(2750±20%Oe)磁粉。
本发明中,可剥离磁层中的助剂为大豆磷脂、改性硅酮、氧化铝微粉、蜡粉中的一种或几种,分别达到分散、改进剥离特性或提高耐磨等作用。
适合本发明的粘贴层可以采用下述配方制备,但不限于此。
氯醋树脂 45份,
聚酯 6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定乐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保定乐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22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游泳池溺水自动救生系统
- 下一篇:微型反应器阵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