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蚝汁加工后的快速冷却装置和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54238.0 | 申请日: | 2011-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61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张福赐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柏绿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226 | 分类号: | A23L1/226;F28D7/0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李宁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工 快速 冷却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蚝汁加工后的快速冷却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蚝汁加工时,是将蚝水通过盘管式蒸汽锅煮到所要求的标准热度105℃,进行浓缩得到蚝汁。蚝汁加工后,是直接装到包装桶中,自然冷却,即采用常温冷却,至少要36小时以上。然后,在冷却的蚝汁中加入调味素等等,即制得蚝油。
这种冷却方法使得蚝汁降温时间过长,导致蚝汁内含营养流失(蚝汁含有大量的氨基酸、蛋白质及多种微量元素),蚝汁的新鲜度大大降低。
因此,本发明人专门研究出一种快速冷却装置和方法,本案由此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蚝汁加工后的快速冷却装置和方法,以减少营养成分的损耗,提高蚝汁的新鲜度。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蚝汁加工后的快速冷却装置,由冷却桶和储罐组成;冷却桶上开设冷水入口和热水出口,冷却桶中盘绕布设输料管,输料管的进口端接至盘管式蒸汽锅而出口端接至储罐,储罐中盘绕布设冷水循环管。
所述冷却桶中盘绕布设的输料管为18米±2米的圆形管道。
所述冷却桶的上方开设冷水入口而下方开设热水出口。
所述储罐中盘绕布设的冷水循环管为上方加冷水而下方排热水。
所述储罐的上方开设入料口而下方开设出料口。
一种蚝汁加工后的快速冷却方法,其步骤是:
第一步,将蚝汁直接从盘管式蒸汽锅送入布设在冷却桶内的输料管中,通过冷却桶中循环的冷水,使蚝汁通过冷却桶后从本来105℃降到50~55℃;
第二步,将从冷却桶中出来的蚝汁再送进储罐,通过储罐内装入的冷水循环管,使蚝汁在储罐中从50~55℃冷却到常温的20~30℃。
其中,第一步和第二步的冷水都是从上进从下放。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使蚝汁在冷却桶和储罐中大约各通过半小时的冷却,即在60分钟内,就可从原来的105℃降到常温的20~30℃,如此快速降温,减少了氨基酸、还原糖的损耗,从而提高了制品的营养质量,也提高了风味质量,提高了蚝汁的新鲜度,蚝汁特有的蚝香味更加浓烈,防止了产品有机成分的老化,营养成分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装置示意图。
标号说明
冷却桶1 输料管2
盘管式蒸汽锅3 储罐4
冷水循环管5。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揭示的一种蚝汁加工后的快速冷却装置,如图1所示,由冷却桶1和储罐4组成。
冷却桶1上开设冷水入口和热水出口,具体是冷却桶1的上方开设冷水入口而下方开设热水出口。冷却桶1中盘绕布设输料管2,输料管2可设计为18米±2米的圆形管道。输料管2的进口端接至盘管式蒸汽锅3而出口端接至储罐4。
储罐4的上方开设入料口而下方开设出料口。储罐4中盘绕布设冷水循环管5。储罐4中盘绕布设的冷水循环管5为上方加冷水而下方排热水。
本发明揭示的一种蚝汁加工后的快速冷却方法,步骤是:
先将蚝汁直接从盘管式蒸汽锅3送入布设在冷却桶1内的输料管2中,通过冷却桶1中上进下出的循环冷水冷却,大约经过半小时,使蚝汁从本来105℃降到50~55℃;
然后,将从冷却桶1中出来的蚝汁再送进储罐4,通过储罐4内装入上进下出的冷水循环管5进行二次冷却,大约再经过半小时,使蚝汁在储罐4中从50~55℃冷却到常温的20~30℃。
本发明这种方法只需要1小时,与传统技术相比,大大缩短了35个小时。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行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柏绿食品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市柏绿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42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塑料表面上的抗菌涂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抗静电鞋底橡胶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