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发热且具有多重保护功能的金属化薄膜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54559.0 | 申请日: | 2011-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96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宋仁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宁国市海伟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4/015 | 分类号: | H01G4/015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杨小双 |
地址: | 242300 安徽省宣城市宁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热 具有 多重 保护 功能 金属化 薄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发热且具有多重保护功能的金属化薄膜。
背景技术
金属化安全薄膜电容器是电器、电子信息、微电子等行业广泛使用的一种分立电子元件。如图1所示,金属化薄膜的结构为:金属化薄膜包括金属化镀层以及用于附着金属化镀层的载体,金属化镀层包括由许多间隙b分割成的若干金属镀层单元a,金属镀层单元a为方块形结构,若干金属镀层单元a形成网状结构,将相近的金属镀层单元a之间采用熔丝c连接,再把两层金属化薄膜叠绕成电容器。由于相近的金属镀层单元a之间都采用熔丝c连接,使得单位面积内熔丝c的数量偏多,金属化安全薄膜电容器在通电使用过程中发热量偏大,影响其质量以及使用寿命。另外,当电容器通过电流过载出现击穿时,熔丝c在瞬间大电流的作用下被汽化,使得被击穿的金属镀层单元a与其它正常区域隔离,电容器仍能保持正常性能,即电容器可实现自愈,自愈较少发生时,电容器仅损失出现击穿的金属镀层单元a的电极面积,电容器的容量损失较小,但在试验状态或长期使用时,电容器频繁自愈使电容器的有效正对面积减少,电容器容量也会迅速减小,故在设计金属化薄膜的结构时,要考虑,当电容器通电时,熔丝c既要能承受100A左右的涌流,又要保证局部击穿短路时熔丝c能及时动作,还要保证自愈时损失尽量少的有效正对面积,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发热且具有多重保护功能的金属化薄膜,可以减少发热,提高寿命,可以实现当本发明多次自愈之后依然能保持良好的性能。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低发热且具有多重保护功能的金属化薄膜,用于电容器的制造,包括金属镀层和附着所述金属镀层的载体,所述金属镀层包括若干金属镀层模块,相邻的所述金属镀层模块之间通过间隙断开,部分相邻的所述金属镀层模块之间通过熔丝电连接,部分所述金属镀层模块包含若干金属镀层单元,相邻的所述金属镀层单元之间通过间隙断开,相邻的所述金属镀层单元之间通过熔丝电连接。
优选的,包含所述金属镀层单元的所述金属镀层模块紧邻不包含所述金属镀层单元的所述金属镀层模块。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公开,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减少了单位面积内熔丝的数量,可以减少发热并增加其使用寿命,当电容器过载局部被击穿时,通过熔断熔丝使金属镀层单元被隔离,此时,隔离的面积相对于金属镀层模块来说面积较小,损失的有效正对面积偏小,使得本发明在经历多次自愈过程之后依然保持良好的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金属化薄膜的结构简图;
图中:
a、金属镀层单元;b、间隙;c、熔丝;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一种金属化薄膜的结构简图;
图中:
1、金属镀层模块;11、金属镀层模块;12、金属镀层模块;111、金属镀层单元;2、间隙;3、熔丝。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下结合实施例1与图2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提出一种低发热且具有多重保护功能的金属化薄膜,用于电容器的制造,包括金属镀层和附着金属镀层的载体,金属镀层包括若干金属镀层模块1,相邻的金属镀层模块1之间通过间隙2断开,部分相邻的金属镀层模块1之间通过熔丝3电连接,相较于现有技术,如此设计可以减少单位面积内熔丝3的数量,减少电容器在使用过程中发热,增加其使用寿命,部分金属镀层模块1包含若干金属镀层单元111,相邻的金属镀层单元111之间通过间隙2断开,相邻的金属镀层单元111之间通过熔丝3电连接,包含金属镀层单元111的金属镀层模块11紧邻不包含金属镀层单元111的金属镀层模块12,由于包含金属镀层单元111的金属镀层模块1的存在,当电容器过载局部被击穿时,通过熔断熔丝3使金属镀层单元111被隔离,此时,隔离的面积相对于金属镀层模块11来说面积较小,损失的有效正对面积偏小,使得本发明在经历多次自愈过程之后依然保持良好的性能。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实施方式,以本发明思想为基础的相关实现总成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宁国市海伟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宁国市海伟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45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