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油衬易更换的蒸发式燃烧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54963.8 | 申请日: | 2011-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3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毛华永;陆辰;李国祥;郭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D5/00 | 分类号: | F23D5/00;F23D5/12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宁钦亮 |
地址: | 250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油衬易 更换 蒸发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油加热器用的燃烧器,属于燃油加热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燃油加热器作为一种独立的供热装置,已被广泛用于汽车、舰船等各种运载机械在低温环境下取暖以及发动机预热等。作为加热器核心部件的燃烧器,其燃烧效率的高低及使用寿命的长短,对加热器的使用性能影响很大。
目前,现有加热器的蒸发式燃烧器中,其吸油衬都是不可拆卸的。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1280922公开的《一种燃油加热器的锥盖形燃烧器》,包括燃烧室盖、吸油锥衬、一级燃烧筒、二级燃烧筒、进气导流筒、进气分流片、燃油管和电热塞;吸油锥衬贴合在燃烧室盖内表面,两者之间设有油槽;一级燃烧筒与燃烧室盖连接在一起,一级燃烧筒的外部设有进气导流筒,一级燃烧筒的筒壁上周向分布有进气孔;一级燃烧筒和进气导流筒的后端连接在一起,形成锥形缩口;进气导流筒的前端连接有进气分流片,进气分流片上设有空气分流孔;二级燃烧筒连接在进气导流筒的后端;燃烧室盖呈锥形,其上连接有燃油管,燃烧室盖顶部设有电热塞,燃烧室盖周向分布有切向空气孔。
现有蒸发式燃烧器在长期工作后,吸油衬上总会或多或少存在积炭,从而影响燃油的正常燃烧及燃烧器的使用寿命。不仅吸油衬上易生积炭,而且在一级燃烧筒内表面存在进气孔的死区,也易附着积炭且无法清理。而目前所用一级燃烧筒均为薄板冲压而成,故其上所加工的二次进气孔无法具有旋流作用,不利于燃油与空气更好地混合燃烧。
目前常用的不可更换吸油衬蒸发式燃烧器,是将吸油衬点焊在燃烧器盖的内表面,然后再将燃烧器盖与一级燃烧筒焊接为一体。中国专利CN 201010531207.3(公开号CN102003704A)公开的《一种可换吸油衬和旋流进气的蒸发式燃烧器》中的燃烧器盖与一级燃烧筒为一体结构,其吸油衬是通过螺钉紧固在燃烧器盖的内表面,然后通过螺钉将筒盖一体式一级燃烧筒与进气导流筒连接为一体。该结构的不足是,当更换吸油衬时,必须把整个燃烧器与加热器分开,方可将筒盖一体式一级燃烧筒卸下,然后再将吸油衬取出更换。而通过螺钉固定吸油衬的工艺也较复杂,并且拆装更换过程显得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燃油加热器中燃烧器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更简单、吸油衬更便于拆装更换一种吸油衬易更换的蒸发式燃烧器。
本发明的吸油衬易更换的蒸发式燃烧器采用以下技术解决方案:
该蒸发式燃烧器,包括燃烧器盖、一级燃烧筒、吸油衬、进气导流筒和二级燃烧筒;燃烧器盖外表面上设有一次切向进气孔、电热塞和供油管,二级燃烧筒固定连接在进气导流筒的尾部,一级燃烧筒套装固定在进气导流筒中;燃烧器盖与一级燃烧筒通过螺钉连接,吸油衬放置在燃烧器盖的内表面,通过一级燃烧筒的前端面顶住吸油衬,使吸油衬紧贴在燃烧器盖的内表面上;一级燃烧筒的外壁面上设置有旋流进气镶套,旋流进气镶套上分布有与一级燃烧筒内部连通的二次旋流进气孔。
旋流进气镶套上还设有用于燃烧器盖与一级燃烧筒连接的螺纹孔。
燃烧器盖外表面上的供油管包括主供油管、布油道和布油支管,主供油管与布油道连接,各个布油支管均与布油道连接,各个布油支管与燃烧器盖外表面的各进油孔连接。该结构可为一级燃烧筒提供多点供油。
上述燃烧器,当使用过程中吸油衬上积炭很多已影响加热器正常工作时,可将一级燃烧筒与燃烧器盖分离,然后用螺丝刀将吸油衬取出,更换新吸油衬后重新组合即可。同时在一级燃烧筒外壁面设有可产生旋流效果且其厚度可产生射流作用的二次进气孔,有利于空气与燃油更好地混合。
本发明能够将吸油衬由燃烧器盖上卸下,可通过仅更换吸油衬使整个燃烧器继续有效,从而避免了更换燃烧性能不佳的整个燃烧器,延长了燃烧器的使用寿命。而将一级燃烧筒上的进气孔改为旋流孔,可使进入一级燃烧筒内的空气产生旋转效果,这有利于空气与燃油更好地混合,从而提高燃烧效率。本发明的结构更简单、拆装更换吸油衬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旋流进气镶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二级燃烧筒,2、一级燃烧筒,3、旋流进气镶套,4、燃烧器盖,5、吸油衬,6、电热塞,7、布油支管,8、布油道,9、一次切向进气孔,10、主供油管,11、螺钉,12、二次旋流进气孔,13、进气导流筒,14、缩口,15、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49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EPON的通信控制线路的装置及工作方法
- 下一篇:注入锁定分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