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水煮产品的智能控制器及其运行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55937.7 | 申请日: | 2011-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58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官洪建;王鲁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东信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23/32 | 分类号: | G05D23/32 |
代理公司: | 山东清泰律师事务所 37222 | 代理人: | 聂磊 |
地址: | 266607 山东省青岛市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水煮 产品 智能 控制器 及其 运行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控制器及其运行控制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水煮产品的智能控制器及其运行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调理食品生产中有一道工序:将产品用塑料袋包装好放在95℃水中加热40分钟,以前完全是人工控制温度及人工掐表计时,造成人为温度、时间波动较大;还有一种操作方法为用户用一个温控表,一个时间继电器结合使用,这样麻烦且不准确、难保证产品质量;目前使用方法为一种带时间的温控仪,它缺点是一运行就开始计时,不能满足生产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用于水煮产品的控制器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以水煮槽中水的平均温度进行检测控制,并在水的平均温度达到目标温度开始计时的智能控制器及其运行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用于水煮产品的智能控制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所述用于水煮产品的智能控制器,包括单片机、温度检测模块、时间模块、按键模块,温度检测模块、时间模块、按键模块分别和单片机连接,所述温度检测模块设置两个以上的传感器,每个传感器分别与单片机连接。
所述温度检测模块设置两个传感器,两个传感器分别与单片机的连接。
所述单片机输出端设置RS485通讯模块。
本发明的用于水煮产品的智能控制器的运行控制方法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所述用于水煮产品的智能控制器的运行控制方法,接通电源,其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一:按下按键模块的运行键;
步骤二:执行模块工作;
步骤三:单片机读取传感器的温度值并计算出温度平均值;
步骤四:单片机将计算的温度平均值与预设目标温度值作比较,若没达到预设目标温度值,则转入步骤二;若温度平均值达到预设的目标温度值,则转入步骤五。
步骤五:时间模块计时,时间模块计时的时间达到预设目标时间时,时间模块停止计时,并转入步骤六。
步骤六:执行模块停止工作。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智能控制器及其运行控制方法解决了人工控制温度、人工掐表计时所造成人为温度、时间波动较大问题; 解决了目前不能以水煮槽中水的平均温度进行检测控制及在温度达到预设值计时的难题,有效控制了水煮产品的温度、时间,保证了产品品质,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智能控制器的结构电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智能控制器的运行控制方法的工作原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单片机;2-电源模块;3-温度传感器;4-温度传感器;5-报知模块;6-按键模块;7-时间模块;8-显示模块;9-执行模块;10-RS-485通讯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来具体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智能控制器包括单片机1、电源模块2、温度传感器3、温度传感器4、报知模块5、按键模块6、时间模块7、显示模块8、执行模块9,电源模块2、温度传感器3、温度传感器4、按键模块6分别和单片机1的输入端连接,报知模块5、时间模块7、显示模块8、执行模块9分别和单片机1的输出端连接。温度传感器1和温度传感器2组成温度检测模块,单片机1读取温度传感器3和温度传感器4检测温度值并计算出温度传感器3和温度传感器4检测的平均温度。
时间模块7用于在水煮槽中水的平均温度达到预设目标温度时开始计时,在计时的时间达到预设目标时间停止计时。显示模块8用于显示温度、时间、控制状态。按键模块6除了设置温度、工作时间参数外,还具有控制智能控制器的运行和停止功能,目前其它智能控制器只要接通电源就开始工作,而该智能控制器只有按下按键模块6的运行键后才工作,并在工作时间到后自动停止工作。
单片机的输出端设置RS-485通讯模块10,它不仅将数据传送到微机,还能在微机存储数据的时刻发出命令并通过报知模块5报知前方人员,同时记录数据,实现微机记录与人工记录数据同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东信通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东信通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59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