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缩机泵油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56644.0 | 申请日: | 2011-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641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9 |
发明(设计)人: | 方泽云;何仁庶;黄强胜;孙继勇;胡倩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石东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9/02 | 分类号: | F04B39/0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胡建平 |
地址: | 435006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缩机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压缩机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冷压缩机泵油系统。
背景技术
全封闭制冷压缩机一般采用往复活塞式曲轴-连杆机构,如图1所示,它包 括气缸座1、曲轴2a、连杆10,曲轴2a作旋转运动,推动连杆10、活塞(图 中未示出)作往复运动。其泵油系统是由曲轴2a、吸油管4a、吸油隔片5,吸 油管4a内过盈相嵌有吸油隔片5,吸油管4a在曲轴的下端与曲轴2a过盈配合, 吸油管浸没在油中。其泵油原理如下所述,当转子3在电机(图中未示出)的 驱动下带着曲轴2a和吸油管4a作旋转运动时,油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会沿着吸 油管4a的内壁呈螺旋线状上升。要将油顺利泵起来,必须具备如下两个条件: 一是离心力要足够大,能克服吸油管4a的油道7的流动阻力,而离心力等于w2×r,电机的转速w一定,因此离心力与吸油管4a的半径r有关,r越大泵油能 力就越大,由于吸油管4a是过盈地配合在曲轴2a吸油孔的内壁面的,吸油管 4a的半径r受到曲轴2a直径的限制;二是油道7内的气体通道9要通畅(油道 与气体通道是相通的),否则当油上升时,油道7内的气体压力会增大,从而阻 止油上升。
随着各国节能减排政策的推行,冰箱、冷柜等制冷器具的能耗等级越来越 高,其中将曲轴的直径减小是一种有效的减少摩擦功耗提高压机效率的方法。 如上所述,曲轴直径的减小会引起吸油管半径r的减小从而降低压缩油泵的泵 油能力。但是曲轴直径减小后,其抗弯曲能力会降低,特别是如图1的曲轴结构, 其气体通道9通过曲轴内部到达平衡块的气体出口8a,曲轴内部是空心的,这 种结构其抗弯曲能力会更差。因此,气体通道9的位置是否合理是非常重要的。
现有曲轴气体通道的布置位置主要有两种方式,如图1、图2所示。这两种 布置方式均有其利弊,现分别进行描述。
现有方式1如图1所示的曲轴,其气体通道9是沿曲轴内部轴线延伸然后 斜向直线贯穿至曲轴平衡块上,从8a的气孔处出来,这种结构,其气体是流动 是非常通畅的,这是它的优点。由于该种结构的气体通道的布置方式,其曲轴 是空心的,适用于大直径的曲轴。但是当曲轴直径减小后,曲于曲轴空心结构 的存在,其抗弯曲能力较差而容易引起曲轴变形,从而降低压缩机的效率。
现有方式2如图2所示的曲轴。为了解决直径变小时曲轴弯曲问题,该种 方式将气体通道的气孔8b移至图2所示的位置,也即位于气缸座1轴孔端面与 转子3沉孔端面之间,气体从气孔8b进入曲轴2的导油管内,并通过气缸座1 与转子3的沉孔之间的间隙与外界气压相通。但根据设计原则,气孔8b处,气 缸座1轴孔端面与转子3沉孔端面之间的距离只有0.2~0.53mm,由于气体通道 未向上延伸,曲轴上部是实心的,其抗弯曲能力得到了加强,但是相当于气体 通道只有0.2~0.53mm,通道面积极小,不是十分通畅,其泵油的上油速度与泵 油能力不是十分好。因此该种方式,其优点是曲轴的轴弯曲能力很好,弊端是 气体通道不通畅导致泵油的上油速度与泵油能力不好影响运动幅的润滑。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压缩机泵油系统,其气体通道的布置 位置既能保证曲轴直径变小时的抗弯曲能力,又能保证气体通道的通畅。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压缩机泵油系统,主要包括内置于气缸座和转子中的曲轴和与曲轴下 端相连接的吸油管;曲轴的上端为实心杆体部分、下端为空心的导油管,实心 杆体部分的外表面布置螺旋状延伸的油槽,油槽的下端与导油管相连处设置使 油槽与导油管连通的油孔,油槽的上端与曲轴顶端相通;吸油管为内空且上下 端开口的圆筒形管;其特征在于:在吸油管上设置至少一个气孔,气孔所在的 面或曲面相对于吸油管的圆筒面向内缩或凹陷;所述的气孔在装配时位于转子 的下端面以下、并位于油面以上。
作为优选方案,气孔为圆孔、孔径在1mm和5mm之间;或者为椭圆形孔或 者倒角的圆滑矩形孔。
作为优选方案,吸油管设置多个气孔,各气孔所在的面或曲面相对于吸油 管的圆筒面向内缩或凹陷;各气孔在装配时位于转子的下端面以下,并位于油 面以上。
进一步的,多个气孔均布。
作为优选方案,吸油管分为上部的大直径端、下部的小直径端以及大、小 直径端之间的圆台部分,气孔设置在圆台部分上,气孔所在的面或曲面相对于 吸油管的圆台面向内缩或凹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石东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黄石东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66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开关变换器及其控制电路和控制方法
- 下一篇:电磁接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