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铸熔炉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56692.X | 申请日: | 2011-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06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陈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新华 |
主分类号: | B22D17/28 | 分类号: | B22D17/28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张利强 |
地址: | 21314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铸 熔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铸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压铸熔炉。
背景技术
公知的压铸机,在铸模助剂的侧边装有熔炉,熔炉具有一挤出机构,该挤出机构连接一注入管,注入管的前端有一喷嘴,且在熔炉上方设有一投入口,将金属锭由投入口放入,该金属锭在熔炉内熔化成金属熔液,再由挤出机构将金属熔液引入注入管,由喷嘴将金属熔液注入铸模主机的模具内。
但金属锭熔化成金属熔液后,于金属熔液上方会有一层浮渣,而该浮渣必须适时清除,方可避免浮渣混入金属熔液中。而公知的取出浮渣的方式是用一把具由熔炉上方的投入口伸入以取出浮渣,但在高温环境下,把具伸入熔炉内时金属熔液会产生喷溅,因此对作业人员来说容易发生危险。
此外,把具伸入熔炉内将浮渣取出时,同时也会将浮渣混入金属熔液中,因此造成金属熔液混有杂质,降低产品的质量。再者,由于该熔炉的投入口的孔径小,一方面不容易将把具伸入熔炉内,另一方面也不容易将浮渣取出,且每次仅能取出一小部分的浮渣,故不容易完全清除干净,使得作业过程中必须不断进行清除浮渣的工作,因而造成作业上的困扰与不便。
同时,如果压铸铝、镁金属溶液,铝、镁的比重本来即不相同,当其在熔炉内熔化成金属液体时,镁成分因比重轻而浮在熔炉内的上方,而铝成分因比重较重而沉淀在熔炉内的下方。但在高温压铸时,挤出机构的挤出压力仅能将位在上方的镁成分压铸射出来,而沉积在炉内的铝因比重较重而无法被压铸射出,造成压铸的成品含镁较多而含铝较少,所以成品较为脆硬,无法达到成品撞击测试要求,而失去原有成分混合的特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除渣、免除人工除渣的麻烦与不便,同时能够使金属溶液均匀混合射出的压铸熔炉。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压铸熔炉,在熔炉上装设有一挤出机构,所述挤出机构一端连接有具有喷嘴的注入管,该熔炉包括第一结晶炉和第二结晶炉,所述第二结晶炉设置在第一结晶炉上方,第二结晶炉和第一结晶炉之间装有阀门,第一结晶炉上设置有入料口,所述挤出机构设置在第二结晶炉内,所述第二结晶炉后方设有一容渣室,所述容渣室底部设有一排放口,第二结晶炉内的上方设有轨道,所述轨道上设有一两端具有滚轮的刮板,所述刮板可水平往复移动地固定在一往复机构上。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阀门上设置有过滤网。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往复机构包括两转轴,所述转轴上分别装设有链轮,所述两链轮之间圈设一链条,所述刮板可随链条往复移动地固定在链条上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其中一根转轴上连接有马达。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结晶炉与容渣室之间设置有隔离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压铸熔炉,使金属溶液由高位置的第一结晶炉流入低位置第二结晶炉,藉由其本身的重力流动而自然产生扰流混合,如此即可避免金属熔液产生沉淀,从而使金属溶液均匀混合射出,而获得有较佳质量的产品。此外,由于第二结晶炉内的上方设有轨道,轨道上设有一两端具有滚轮的刮板,籍由该刮板水平往复移动可持续适时将浮在金属熔液上方的浮渣刮到熔炉后方的容渣室,便于除渣,免除了人工除渣的麻烦与不便;并可避免熔炉内金属溶液喷溅的情况的发生,防止发生烫伤等以外情况,给工作人员提供了更安全的工作环境;同时,在除渣过程中避免以人工刮除浮渣造成浮渣混入金属溶液,使金属溶液能保持更高的纯度,提高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压铸熔炉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挤出机构,2、喷嘴,3、注入管,4、第一结晶炉,5、第二结晶炉,6、阀门,7、入料口,8、容渣室,9、排放口,10、轨道,11、刮板,12、滚轮,13、转轴,14、链条,15、过滤网,16、浮渣,17、链轮,18、隔离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新华,未经陈新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66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