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数据库技术的纵横波时差定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56780.X | 申请日: | 2011-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56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尹陈;刘鸿;李亚林;何光明;巫芙蓉;陈爱萍;巫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30 | 分类号: | G01V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韩明星 |
地址: | 610213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数据库技术 纵横 时差 定位 方法 | ||
1.一种基于数据库技术的纵横波时差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将通过正演得出的P波和S波的初至时间集写入初至时间数据库,初至时间数据库表示为其中,
(b)对监测的微地震事件进行波至时间拾取,建立微地震事件的P波和S波的波至时间集;
(c)求取所述微地震事件的方位角;
(d)利用所述微地震事件的P波和S波的初至时间数据库和波至时间集,进行微地震事件的空间位置的反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横波时差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再次发生另一微地震事件时,重复步骤(b)至(d),从而完成对该另一微地震事件的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横波时差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的P波和S波初至时间集通过如下步骤而得出:
(a1)建立微地震事件的P波速度模型和S波精细速度模型;
(a2)建立微地震发生空间区域,针对所述微地震事件发生空间区域,按照笛卡尔坐标系中的x、y、z轴方向进行网格剖分;
(a3)利用射线追踪算法和布置在地面或井中的检波器,模拟出第i个网格所表示的微地震点的P波和S波初至时间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横波时差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求取方位角的过程包括:
(c1)对第m个微地震事件的第j个检波器所接收到的P波或S波的两个水平分量取预定长度的时窗,其中m是自然数;
(c2)对所述时窗内的P波或S波的x和y分量进行偏振分析,取得第m个微地震事件的第j个检波器所表示的方位角;
(c3)求出所有检波器求取的方位角的平均值,得到第m个微地震事件的方位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678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挤水钳子
- 下一篇:底注中频保温炉浇注塞杆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