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56882.1 | 申请日: | 2011-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454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山本昌登;忠田昌信;浦上齐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5/16 | 分类号: | H02K5/16;H02K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轶;李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式的电动机。
背景技术
以往,OA(Office Automation:办公自动化)设备等搭载有电动机。在这样的电动机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与设备内的其他部件固定。日本特开2003-32987号公报公开的电动机,具有含油金属制的套筒轴承、大致圆筒状的壳体、以及安装板。套筒轴承压入壳体的内侧。在壳体的下端设置有向径向外部弯曲的多个锷状部、在锷状部之间垂下的多个垂下部。安装板安装于搭载有电动机的复印机等。安装板具有设于中央的直径大的的安装孔、和设于安装孔周围的直径小的孔。在电动机中,通过垂下部与安装孔在径向上抵接来进行壳体相对于安装孔的在径向上的定位。并且,通过对设置于锷状部的螺纹孔与设置于安装板的直径小的孔进行螺栓固定,使壳体固定于安装板。
日本特开2008-289323号公报公开的电动机的壳体具有保持圆筒部、圆环状的凸缘部、凹窝部。在保持圆筒部的内侧配置有两个球轴承。凸缘部在保持圆筒部的下侧向径向外侧延伸,并固定于电动机的安装板。凹窝部在比凸缘部更靠下侧的位置沿轴向延伸,并嵌合于搭载有电动机的设备的其他部件的孔部。
日本特开平10-127006号公报公开的电动机是盘驱动装置用的。电动机具有旋转轴、作为含油轴承的筒状轴承、供筒状轴承压入的壁厚的轴承保持部。在筒状轴承的内周面的上下两端部,设置有向径向内侧突出形成的上下轴支承部。在筒状轴承的外周面中,上部以及下部从轴承保持体的内周面分离。由此,能够防止由筒状轴承的向轴承保持体的压入引起的对上下轴支承部的内径的影响。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3298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28932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10-127006号公报
但是,近年来,预计伴随着新兴国家的经济成长OA设备的需求增大,要求OA设备的低价化。因此必须开发廉价的电动机。在日本特开2003-32987号公报中,因为壳体与安装板通过螺栓固定来固定,所以工时多,不能控制制造成本。
并且,在日本特开2003-32987号公报中,若想要以套筒轴承的下端成为与垂下部相同位置的方式使套筒轴承位于下侧、即处于电动机的输出侧,则有润滑油从邻接的垂下部之间漏出的危险。因此,不能将套筒轴承设置于电动机的输出侧,为了稳定地支承轴需要将含油轴承的长度加长。其结果是制造成本增大。
但是,在电动机中,为了防止轴相对于轴承部件的上下方向的移动,在轴承部件的上侧以及下侧在轴的周围设置有环状的防脱部。在电动机的制造中,要求容易地将防脱部安装于轴。假设,若由插入到轴的金属制的垫圈、以及防止垫圈从轴脱落的金属的挡圈来构成防脱部,则在电动机驱动时,垫圈与轴相对旋转,垫圈磨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以降低电动机的制造成本为主要目的之一,也以容易地将防脱部安装于轴为目的。
本发明举例说明的第1方案涉及的电动机具有:以朝向上下方向的中心轴为中心配置的轴;固定于上述轴的上部的有盖大致圆筒状的转子架;固定于上述转子架的圆筒部的内周面的转子磁铁;将上述轴支承为能够以上述中心轴为中心旋转的作为含油烧结轴承的轴承部件;供上述轴承部件插入的轴承保持部件;配置于上述转子磁铁的径向内侧的定子;以及固定于上述轴承保持部件的安装板,上述轴承保持部件具有:供上述轴承部件插入的轴承保持圆筒部;以及从上述轴承保持圆筒部的下端向径向外侧扩展的凸缘部,上述定子固定于上述轴承保持圆筒部的外周面,上述轴的下端比上述凸缘部更向下方突出,上述凸缘部的外周面具有定位面,该定位面通过被嵌入安装对象部件的孔部,来决定上述中心轴相对于上述安装对象部件的位置,上述安装板具有:供上述轴承保持圆筒部压入的开口部;以及固定于上述安装对象部件的安装部,上述安装板的下表面与上述凸缘部的上表面抵接,在轴向上,上述安装板被压入上述轴承保持圆筒部的压入范围与上述轴承部件的存在范围重合,在上述压入范围内,且在上述轴承部件与上述轴承保持圆筒部之间设有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产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产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68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任意极值的低相干干涉解调方法
- 下一篇:机车运输夹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