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焦炉加热温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57118.6 | 申请日: | 2011-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70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赵宝元;白小明;宁芳青;宋旗跃;韵金虎;王兆文;郭军;梁太清;李永林;曾铁兵;苏强;陈勇;郭志军;郭宏杰;张政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煤气化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B21/10 | 分类号: | C10B21/10;G05D23/30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30024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焦炉 加热 温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焦炉自动化工艺技术综合领域,尤其涉及焦炉加热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焦炉加热温控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焦化生产大国,全国大大小小的焦炉有上千座。焦炉是一种特殊的工业窑炉,既是高温化学反应器,又是十分庞大而结构复杂的热工设备,具有大时滞、大惯性、强非线性、变参数以及多扰动等特点。焦炉由多个炭化室和燃烧室相间组成,每个燃烧室又包括一定数量的立火道,其中每两个立火道作为一对,组成一个气体通路,其两端分别和下面的蓄热室相连接。煤气和空气在众多的立火道内混合燃烧,通过炉墙将热量传递给炭化室中的煤料,煤料在炭化室内隔绝空气加热(即高温干馏),经过干燥、热解、熔融、粘结、固化、收缩等阶段,最终成为焦炭。
焦炉加热测控是炼焦生产中的关键环节,对温度控制效果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炼焦的效率和质量、炉体的寿命、生产操作的环境等。目前我国炼焦生产技术还比较落后,大多数企业的生产模式仍然是粗放式的,焦炉加热过程一直是以人工操作为主,很多重要的工艺参数没有完善的监测、控制手段,仅仅通过人工测温进行焦炉加热的调节,调节效果无法得到保证,容易造成炼焦效率和质量的下降、能源的浪费,甚至影响炼焦炉的使用寿命。具体存在的问题有:1)标准温度由工艺人员根据生产经验确定,为了避免出现生焦,一般标准温度定得偏高,能耗必然偏大;2)立火道底部温度不是均匀分布的,不同的人,选择不同的测量点,对测量结果有很大的影响;3)立火道底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虽然直行温度的测定时间是规定在换向后五分钟进行,但严格执行尚有一定的困难,一种是无法克服的,如测温时装煤、推焦操作影响无法准时测温,提前或推迟1分钟,往往要影响±4~6oC,另外人为随意性,如钟表时间未对好等因素;4)由于回炉煤气压力波动较大,导致了进入焦炉机侧、焦侧的加热煤气流量波动大,难以保证焦炉加热维持一个合理的空/燃比,能耗必然大,需要进一步完善分烟道吸力。
从上可以看出,实施焦炉加热优化自动控制,对焦炉的节能减排,提高焦炭质量、延长炉体寿命是非常必要和非常迫切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焦炉加热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了一种焦炉加热温控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焦炉加热温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第一个结焦周期,先以经验标准温度Tf作为本结焦周期的炼焦温度进行炼焦,检测从每个炭化室溢出的粗煤气温度,并根据其粗煤气温度变化规律曲线,自动生成每个炭化室对应的炼焦指标参数K1:K1=τc1 /τm1,式中:τm1 为从装煤开始到粗煤气温度到达最大值的时间;τc1 为结焦周期;同时通过每个炭化室对应的炼焦指数K1得到全炉的平均炼焦指数 1,再对经验标准温度Tf进行自动修正:Ts1=Tf+10.24×τc1×(1/1-1/ K0),式中,Ts1为焦炉标准温度 ;K0为经验炼焦指标参数,取1.2~1.7;最后得到焦炉的第一标准温度Ts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煤气化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工业大学,未经太原煤气化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71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鼻炎的药膏
- 下一篇:用于圆孔穿刺的穿刺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