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煤气发生炉承煤装置中的水封式盖板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57711.0 | 申请日: | 2011-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48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俞雪峰;曹文明;俞凯;吴敏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莱达热工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J3/30 | 分类号: | C10J3/3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14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气 发生 炉承煤 装置 中的 水封 盖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气发生炉上煤系统中的承煤装置,具体是涉及承煤装置中的用于封住煤气、防止煤气外泄的水封式盖板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的燃料主要有固体燃料、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三大种类,从国际发展趋势来看,气体燃料的应用范围及应用前景最为广泛。
气体燃料一般称为煤气,按其生产方式可分为天然煤气和人造煤气两大类,在天然煤气中,主要有通过钻井从地下开采出来的气井气、矿井气、石油伴生气和天然沼气等。在人造煤气中,主要有焦煤气、发生炉煤气和液化石油气等。
发生炉煤气属于固体燃料(煤或焦炭)经过气化的热加热过程的产物,即用氧或氧化合物(蒸汽、二氧化碳)通过高温的固体燃料(煤或焦炭)层,其中的有机物质起氧化作用而生成含有氧气、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气和甲烷等成分的气体,该气体即为发生炉煤气。
上煤系统中的承煤装置是煤气发生炉的重要组成部分,承煤装置设置在炉膛上方,承煤装置主要由承煤斗、料盅和盖板装置组成,承煤斗用于装载固体燃料,以随时加入炉膛中;料盅用于封堵承煤斗,控制燃料的投加。由于承煤斗与炉膛直接相通,在向炉膛中加固体燃料的过程中,炉膛中的煤气不可避免地会进入到承煤斗中,所述的盖板装置的作用就在于使进入承煤斗的煤气不外泄。但现有的盖板装置密封性能不佳,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总会有少量煤气泄露出去,一方面造成了能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也会造成环境污染,煤气中的有害成分甚至会威胁到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巧妙合理、密封性能好的煤气发生炉承煤装置中的水封式盖板装置,其能够确保承煤斗的密封性能,使承煤斗中的煤气不会经由盖板装置外泄,减少环境污染。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煤气发生炉承煤装置中的水封式盖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封座、水封盖、吊臂、吊臂轴和起盖座,水封座的底板固定在承煤斗外壁上,水封座的环形侧壁与承煤斗外壁之间形成一个环形的开口腔室,所述开口腔室内加注有水;所述水封盖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圆筒形,水封盖的径向尺寸小于水封座的径向尺寸;所述起盖座焊接在水封座侧壁上,吊臂一端通过吊臂轴铰装在起盖座上,所述水封盖焊接在吊臂上,盖板装置关闭时,水封盖的开口端边沿向下浸入水封座内的水中。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封座由环形底板和圆筒体焊接而成,环形底板的内边沿焊接在承煤斗外壁上,环形底板的外边沿与圆筒体的下边沿焊接连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本发明结构巧妙合理,采用水密封的形式,不仅密封性能好,而且水还可以吸收煤气中的有害成分,既能够使承煤斗中的煤气不会外泄,又能够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工作场所的空气质量,保障操作人员健康不受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及应用情况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水封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承煤斗、2-密封座、3-料盅、4-水封座、4a-环形底板、4b-圆筒体、5-水封盖、6-吊臂、7-吊臂轴、8-起盖座、9-开口腔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所述水封式盖板装置应用于煤气发生炉的承煤装置中,用于防止承煤斗1中的煤气外泄。该水封式盖板装置主要由水封座4、水封盖5、吊臂6、吊臂轴7和起盖座8组成,水封座4的底板4a焊接固定在承煤斗1外壁上,水封座4的环形侧壁与承煤斗1外壁之间形成一个环形的开口腔室9,所述开口腔室9内加注有水;所述水封盖5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圆筒形,水封盖5的径向尺寸小于水封座4的径向尺寸;所述起盖座8焊接在水封座4侧壁上,吊臂6一端通过吊臂轴7铰装在起盖座8上,所述水封盖5焊接在吊臂6上,盖板装置关闭时,水封盖5的开口端边沿向下浸入水封座4内的水中。
所述水封座4的结构如图1、图2所示,其由环形底板4a和圆筒体4b焊接而成,环形底板4a的内边沿焊接在承煤斗1外壁上,环形底板4a的外边沿与圆筒体4b的下边沿焊接连接。
具体应用时,当需要添加固体燃料时,承煤斗1密封座2的开口先用料盅3封堵住,固体燃料通过输送装置提升至承煤斗1上方,通过吊臂6将水封盖5打开,将固体燃料加入承煤斗1,然后将水封盖5关闭,水封盖5的开口端边沿浸入水中,从而起到极佳的密封效果,使煤气无法外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莱达热工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莱达热工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77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