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装置及触控显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58016.6 | 申请日: | 2011-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92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陈佳琪;张惠柔;黄世杰;吴明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胜(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任默闻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显示装置 | ||
1.一种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透明基板;
一触控感测结构,设置于所述透明基板上;
一走线层,设置于所述透明基板上且所述走线层电连接所述触控感测结构;
一介质层,设置于所述透明基板上且覆盖所述走线层;以及
一透明电极保护层,设置于所述介质层上且叠合至少部分所述走线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感测结构包含多个第一电极串列及多个第二电极串列,所述介质层为一电性绝缘层,且所述第一电极串列与所述第二电极串列通过所述电性绝缘层彼此间隔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一顶绝缘层,设置于所述透明电极保护层及所述电性绝缘层上并叠合部分所述触控感测结构及所述走线层。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性绝缘层在所述走线层上形成一开口以暴露部分所述走线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层为覆盖所述触控感测结构的一保护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一顶绝缘层,设置于所述透明电极保护层及所述保护层上并叠合部分所述触控感测结构及该走线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一装饰层,设置于所述透明基板上,其中所述走线层设置于所述装饰层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层由陶瓷、类钻碳、颜色油墨、光阻或树脂材料的至少其中之一所构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底绝缘层形成于所述透明基板上,且所述触控感测结构及所述走线层形成于所述底绝缘层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一透明电极接垫层,形成于所述透明基板上且分别电连接所述走线层及一外部电路。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一屏蔽层,形成于所述透明基板背向所述走线层的一侧。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串列包括多个第一连接线及多个第一透明电极,所述第一连接线串连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各所述第二电极串列包括多个第二连接线及多个第二透明电极,且所述第二连接线串连所述第二透明电极。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电极保护层与所述第一电极串列相互不连接,且所述透明电极保护层与所述第二电极串列相互不连接。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电极保护层、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及所述第二透明电极以同一材料及同一制造工艺形成。
15.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触控装置,所述触控装置区分为一可视区及一非可视区且包含:
一透明基板;
一触控感测结构,设置于所述透明基板的一侧且至少位于所述可视区;
一走线层,设置于所述透明基板上且所述走线层电连接所述触控感测结构;
一介质层,设置于所述透明基板上且覆盖所述走线层;以及
一透明电极保护层,设置于所述介质层上且叠合至少部分所述走线层;以及
一显示装置,贴附所述触控装置。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为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显示器、电润湿显示器或电泳显示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胜(中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胜(中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801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