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真空泵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58078.7 | 申请日: | 2011-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44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振厚;王光玉;刘在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沈阳科学仪器研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9/00 | 分类号: | F04B39/00;F04B39/16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白振宇 |
地址: | 110168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泵 密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真空泵技术领域,具体说涉及一种真空泵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干式机械真空泵(又简称干式机械泵)是指泵能从大气压力下开始抽气,又能将被抽气体直接排到大气中去,泵腔内无油或其他工作介质,而且泵的极限压力与油封式真空泵同等量级或者接近的机械真空泵。伴随半导体行业、化学工业、薄膜产业迅速发展,国内外干式机械真空泵市场不断增长,由于这些行业的发展又对真空环境要求越来越严格,也就对真空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是极限真空度要尽量高,另一个是获得的真空环境应该是清洁无油的。在这些新工艺新要求下,对干式机械真空泵的轴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普通干式机械真空泵会通过轴封向真空泵腔体内返油蒸汽,这个问题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真空泵返油,密封效果差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空泵密封结构,本发明密封效果好,解决了向泵腔返油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真空泵密封结构,包括依次贯穿油腔轴承腔及泵腔的轴,还包括双唇轴封、过滤装置及油气分离装置,所述轴在轴承腔与油腔的部分沿轴向设有盲孔,所述过滤装置设置在该盲孔的靠近油腔的一端,所述轴的轴承腔段沿径向设有与所述盲孔连通的通孔;所述双唇轴封位于轴承腔的轴承座内,双唇轴封的两密封片中间圆周方向设有通气孔,与双唇轴封所述轴的盲孔相连通;所述油气分离装置位于轴承腔的上部,轴承腔的腔体内设有气孔一和气孔二,所述气孔一的一端与油气分离装置的上部连通,另一端与双唇轴封上的通气孔连通;所述气孔二的一端与油气分离装置的底部连通,另一端与泵腔连通。
所述双唇轴封与轴之间设有轴封环,该轴封环上设有通孔,该通孔两端分别与双唇轴封上的通气孔和所述轴上的径向通孔连通。
所述轴承环与所述轴之间采用矩形氟橡胶圈密封。
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轴端固定螺母、挡片及过滤垫片,其中轴端固定螺母内设有凹槽,所述挡片及过滤垫片置于该凹槽内。
所述油气分离装置包括连通器和油分滤芯。
所述连通器与轴承腔体之间采用O型氟胶圈密封。
所述双唇轴封采用特氟隆类材料。
所述轴承腔内的双唇轴封与轴承之间设有轴套。
所述轴套与轴承座凹槽之间的间隙小于0.15毫米。
所述轴套与所述轴之间采用矩形氟橡胶圈密封。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轴封采用双唇轴封,双唇轴封采用特氟隆类材料制作,减少了摩擦系数、更耐磨、使用寿命高,密封效果好。
2.本发明双唇轴封过盈安装在轴承座内,轴封双唇中间周向开有通气孔,与固定螺母、轴、轴封环、轴承腔形成连通油腔和泵腔的气道,从而平衡两腔压力,防止由于压力差油蒸汽通过轴封向泵腔渗漏,并防止产生夹气。
3.本发明在油腔的固定螺母内设置过滤垫,轴承腔设置油气分离装置,保证从油腔流向泵腔的气体是无油的气体。
4.本发明轴封环、轴套与轴采用矩形氟橡胶圈密封,轴套与轴承座凹槽间隙小于0.15毫米,形成间隙密封,减少油蒸汽轴向通过到达轴封的数量。
5.本发明采用油气分离装置,该装置由油分滤芯和联通器组成,保证流过气体清洁无油,油气分离装置与外界和泵腔采用形氟橡胶圈密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油气分离装置示意图;
其中:1为固定螺母,2为挡片,3为过滤垫,4为油腔,5、为矩形氟胶圈,6为轴套,7为轴承腔,8为轴封环,9为双唇轴封,10为O型氟胶圈,11为联通器,12为油分滤芯,13为气孔一,14为气孔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包括依次贯穿油腔4、轴承腔7及泵腔的轴、双唇轴封9、过滤装置及油气分离装置,所述轴在轴承腔7与油腔4的部分沿轴向设有盲孔,所述过滤装置设置在该盲孔的靠近油腔4的一端,所述轴的轴承腔段沿径向设有与所述盲孔连通的通孔;双唇轴封9过盈安装在轴承腔7的轴承座内,并设置在所述轴的径向通孔处,双唇轴封9的两密封片中间圆周方向设有通气孔,与双唇轴封9所述轴的盲孔相连通;所述油气分离装置位于轴承腔7的上部,轴承腔7的腔体内设有气孔一13和气孔二14,气孔一13的一端与油气分离装置的上部连通,另一端与双唇轴封9上的通气孔连通;所述气孔二14的一端与油气分离装置的底部连通,另一端与泵腔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科学仪器研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沈阳科学仪器研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80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