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交流发电机的定子及其绕线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58151.0 | 申请日: | 2011-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26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陈孙艺;吴照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艺达车用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16 | 分类号: | H02K1/16;H02K3/04;H02K3/28;H02K15/085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王美花 |
地址: | 362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流 发电机 定子 及其 方法 | ||
1.一种交流发电机的定子,其包括一铁芯和绕设在该铁芯上的定子绕组;其特征在于:上述铁芯上等间距开设有108个矩形槽,该每个矩形槽内沿其矩形槽壁铺设有一与该矩形槽相适配的槽绝缘纸,设该每个矩形槽按其内定子线圈的排布分有四层,其按铁芯径向方向由内至外依次为内上层、内下层、外下层及外上层;上述定子绕组为三相绕组,磁极对数P=6,每极每相槽数q=3,则每相的定子线圈可分为三线圈组,且该每相的定子线圈包括33根上层线圈、33根下层线圈、3根中间跨线线圈、2根连接跨线线圈及2根绕组引出线;上述上、下层线圈的节距均为9,下层线圈为跨设在上述内下层与外下层间的叠绕式线圈,上层线圈为跨设在上述内上层与外上层间的波绕式线圈;上述3根中间跨线线圈所跨占的槽数为9,分别对应上述三线圈组上下层线的中间承转跨线,上述2根连接跨线线圈所跨占的槽数为8,分别对应上述三线圈组之间的顺次连接跨线,上述2根绕组引出线为对应相的定子线圈按规律顺次串接后的首尾引出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流发电机的定子,其特征在于:上述定子线圈为横截面呈扁平状的扁铜线,上述矩形槽的长度沿上述铁芯的径向方向延伸。
3.一种交流发电机的定子的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定子绕组采用三相四层绕组,总槽数有108矩形槽,设该每个矩形槽按其内定子线圈的排布分有四层,其按铁芯径向方向由内至外依次为内上层、内下层、外下层及外上层;磁极对数P=6,每极每相槽数q=3,则每相的定子线圈可分为三线圈组,该三线圈组包括12组、每组3对矩形槽的矩形槽组;其中:
上述12组矩形槽组的11组内跨设有节距均为9的33根上层线圈和33根下层线圈,将其跨设的二矩形槽设为第一矩形槽和第二矩形槽,上述每下层线圈跨设在上述第一矩形槽的内下层与上述第二矩形槽的外下层间,上述每上层线圈跨设在上述第一矩形槽的内上层与上述第二矩形槽的外上层间;
上述12组矩形槽组的最后一组矩形槽内跨设有3根中间跨线线圈和2根连接跨线线圈,该3根中间跨线线圈分别对应上述三线圈组上下层线的中间承转跨线,所跨占的槽数为9,其分别跨设在对应组的3对矩形槽的内下层与外上层之间或者内上层与外下层之间;
上述2根连接跨线线圈分别对应上述三线圈组之间的顺次连接跨线,所跨占的槽数为8,其分别跨设在上述最后一组矩形槽的内下层与外上层、内下层与外下层之间,或者内上层与外下层、内下层与外上层之间;
上述每相的各对矩形槽,其一矩形槽对应的内下层的定子线圈自由端与另一矩形槽对应的内上层的定子线圈自由端相连,一矩形槽对应的外上层的定子线圈自由端与另一矩形槽对应的外下层的定子线圈自由端相连;每相线圈按照上述规律顺次串接后,其对应位于上述最后一组矩形槽内的首尾端各引一绕组引出线,由此完成上述三相四层绕组绕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交流发电机的定子的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定子线圈为横截面呈扁平状的扁铜线,上述矩形槽的长度沿上述铁芯的径向方向延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艺达车用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艺达车用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815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膜法富氧助燃装置
- 下一篇:制备结构化有机膜的混合溶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