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排水的塑料隔渣网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58987.0 | 申请日: | 2011-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35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广权;黄杰伟;宋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塑市政管道(河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14 | 分类号: | E03F5/1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禹小明;邱奕才 |
地址: | 06255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排水 塑料 隔渣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排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排水的塑料隔渣网。
背景技术
目前的开放体系下排水系统中主要有屋面的雨水排水、阳台排水、街道马路市政排水等多种排水系统。其中,屋面雨水排水、阳台排水、花园小径排水等,由于排水时常有较多的树叶、树枝或其它较大的杂物存在,大多数排水系统都存在着堵塞的问题。排水口容易出现堵住,或者杂物成团聚集而影响排水效果,造成排水不及时的问题。此外,排水孔上安装的隔渣网隔渣面积小,容易被少量杂物轻易地堵住,且设计不合理。而采用比较大的隔渣网则难以解决其固定问题,需要针对排水口的每种形式每种口径使用对应的隔渣网,带来应用上的困难。因此,无论是在应用领域的推广上,还是隔渣网的合理设计和相匹配使用上,都要求设计出一种结构合理,同时容易拆卸的塑料隔渣网,这一直是开放体系下排水领域所重视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排水的塑料隔渣网,以实现更加稳定而高效的排水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排水的塑料隔渣网,所述隔渣网包括隔渣网主体和固定装置,所述隔渣网主体由顶面网和侧面网组成,形成倒扣的篮状结构,所述固定装置一端连接隔渣网主体,另一端连接排水管道。由顶面网和侧面网组成隔渣网主体,增大了隔渣面积,顶面和侧面通过不同跨度可更有效地隔去树枝、树叶等条状或片状杂物。
上述方案中,所述侧面网各网孔间采用加宽隔板隔开,形成反旋涡结构,可防止雨水形成漩涡带进空气,从而提高排水效率。
所述固定装置上端设置有卡扣结构,用于扣住隔渣网主体的侧面网网孔实现卡扣连接。隔渣网主体与固定装置之间采用活动卡扣方式进行连接,同一结构的隔渣网主体通过更换不同的固定装置便可适用于不同规格的管道,从而实现通用适配性。而固定装置的卡扣结构直接扣住隔渣网主体的侧面网网孔,无需在隔渣网主体专门设置配合结构,简化了生产和安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隔渣网主体与固定装置均采用可回收塑料材质制备而成,既环保又可回收再利用。进一步的,所述隔渣网主体与固定装置均通过注塑或模压一次成型,结构简单,且更加稳定牢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隔渣网结构简单,隔渣效果好,排水效率高,且通用性强,可回收再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隔渣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隔渣网的侧面示意图;
图3为固定装置的侧面示意图;
图4为一种固定装置的俯视图;
图5为另一种固定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隔渣网的结构如图1及图2所示,包括隔渣网主体1和固定装置2。隔渣网主体1由顶面网11和侧面网12组成,形成一倒扣着的篮子状结构,顶面网11为圆形、椭圆形、方形等结构,根据不同使用环境进行选择,侧面网12高一般为50mm。固定装置2上端设置有卡扣结构21,扣住侧面网12的网孔形成卡扣连接,固定隔渣网主体1。固定装置2下端与排水管道相连,将整个隔渣网固定在管道上。隔渣网主体1下端可设置限位,用于限定固定装置2的连接位置,也能使连接更加稳定牢固。
固定装置的结构如图3所示,下端与排水管道连接,一般为嵌入连接。固定装置下端可生产出不同的口径及不同的结构,可以是如图4所示的圆形,也可以是如图5所示的方形,或者是其它形状,从而对应不同规格的管道,实现多种管道的通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塑市政管道(河北)有限公司,未经联塑市政管道(河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89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