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控换档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59385.7 | 申请日: | 2011-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73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木村纯;筱岛政明;山田纯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 |
主分类号: | F16H61/32 | 分类号: | F16H61/3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王英;刘炳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档 系统 | ||
1.一种用于根据由车辆驾驶员操作的换档选择器的信号来改变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模式位置的线控换档系统,所述线控换档系统包括:
致动器(30),其包括电动机(32)、根据发动机的旋转而输出脉冲信号的增量式编码器(34)和降低所述发动机的旋转并且输出降低的旋转的减速齿轮(33);
制动器板(52),其连接至所述减速齿轮以由所述致动器(30)旋转,所述制动器板具有在其旋转方向的一端上形成的第一端凹部分(61),在旋转方向的另一端上形成的第二端凹部分(64),以及在所述第一端凹部分和所述第二端凹部分之间形成的多个中凹部分(62、63);
具有调节部分(53)的棘爪簧(55),其能够与所述第一端凹部分、所述中凹部分和所述第二端凹部分中的一个啮合以调节所述制动器板的旋转,以使得固定所述自动变速器的模式位置;以及
控制部分(13),其基于所述换档选择器的信号限定目标模式位置并且驱动所述致动器以使得将所述自动变速器的模式位置置入到所述目标模式位置,其中
所述第一端凹部分对应于停车-模式位置并且限定第一壁(65),
所述第二端凹部分对应于用于驱动车辆向前的位置并且限定第二壁(66),
所述中凹部分至少对应于倒车-模式位置和空挡-模式位置,
所述控制部分包括:
第一位置学习部分,其以所述调节部分开始与所述第一壁接触的方向驱动所述发动机,并且当检测到从所述编码器输出的所述脉冲信号的计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在指定的时间段中没有改变时学习对应于所述停车-模式位置的所述致动器的第一参考位置;以及
第二位置学习部分,其以所述调节部分开始与所述第二壁接触的方向驱动所述发动机,并且当检测到从所述编码器输出的所述脉冲信号的计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在指定的时间段中没有改变时学习对应于所述前进-模式位置的所述致动器的第二参考位置,
其中
当接通车辆电源时,
在所述目标模式位置是所述停车-模式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位置学习部分学习所述第一参考位置,
在所述目标模式位置是对应于所述第二端凹部分的模式位置中,所述第二位置学习部分学习所述第二参考位置,
在所述目标模式位置不是所述停车-模式位置和对应于所述第二端凹部分的模式位置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分不驱动所述致动器以保持当前模式位置,
所述控制部分仅接受将模式位置改变为所述停车-模式位置或对应于所述第二端凹部分的模式位置的要求,
当要求将模式位置改变为所述停车-模式位置时,所述第一位置学习部分学习所述第一参考位置,以及
当要求将模式位置改变为对应于所述第二端凹部分的模式位置时,所述第二位置学习部分学习所述第二参考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控换挡系统,还包括
通知部分,其向驾驶员通知模式位置仅能被改变为所述停车-模式位置或对应于所述第二端凹部分的模式位置的情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控换档系统,还包括
警告部分,当要求将模式位置改变为除了所述停车-模式位置和对应于所述第二端凹部分的模式位置之外的模式位置时,所述警告部分向驾驶员通知不能够将模式位置改变为除了所述停车-模式位置和对应于所述第二端凹部分的模式位置之外的模式位置的情形。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线控换档系统,
所述控制部分还包括
存储器部分(15),其存储所述致动器(30)的状态和当关闭所述车辆电源时的实际模式位置,以及
目标模式位置确定部分,其设置目标模式位置,
其中,当接通所述车辆电源时,所述目标模式位置确定部分将存储在所述存储器部分中的所述实际模式位置设置为所述致动器处于停车状态的情况下的所述目标模式位置,并且在所述致动器处于运行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目标模式位置是未固定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未经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938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