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设备的线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59393.1 | 申请日: | 2011-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582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黄文甫;陈世清;郑臻徽;吴孟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宸鸿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02 | 分类号: | H05K1/02;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设备 线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设备线路结构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关于一种触控面板的线路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触控式人机界面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如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和数字相机,他们逐渐取代了传统的键盘或鼠标输入模式,这样的设计省略了传统的输入装置,让使用者可以在同一个人机接口中,同时进行数据输入与画面浏览,使得在操作上更显方便。但随着电子产品的发展,对这些触控式电子产品的要求不仅在产品本身的薄型与轻量化,同时对其内设置的触控面板在操作窗口上的范围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为了保证触控与显示操作窗口范围足够大,需要将该面板的非显示区(即周边区域)部分尽可能窄化。但在窄化的过程中,传递信号的线路容易产生变形或断线的状况。
而窄化上述周边区的方法是将设置在周边区的线路宽度细致化,在实现细致化线路的过程中发现,位于基板周边最外侧的单条线路最易产生变形或断线的状况。图1是传统触控面板的细致化线路结构示意图,其中位于基板外侧的线路90因被细致化,结果很容易产生锯齿状部分91或断裂部分92,而此种线路结构会导致信号传输的不稳定或断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线路结构,利用辅助线路来解决传统线路易变形或断线的问题。
一种电子设备的线路结构,包括:
主线路,形成于基板上;以及
至少一辅助线路,电性连接于该主线路,以形成导电回路,用于主线路
断线时,信号从所述辅助线路通过。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辅助线路包括:
第一分辅助线路,电性连接于该主线路;以及
第二分辅助线路,连接所述第一分辅助线路与所述主线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主线路位于所述基板的周边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基板包括非周边区,电极层形成于所述基板的非周边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主线路的一端连接于电极层,其另一端连接于控制电路。
在一实施例中,该主线路包括平行于基板边缘的外侧直线路、向基板内部斜向延伸的延伸线路及连接所述电极层的连接线路,其中该延伸线路电性连接该外侧直线路与该连接线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辅助线路平行于所述主线路的外侧直线路且电性连接所述主线路的延伸线路,而所述的第二分辅助线路电性连接所述主线路的外侧直线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主线路、辅助线路的材质为导电油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辅助线路与第二分辅助线路垂直相交。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辅助线路设置在两个相邻主线路之间的半封闭空间,且与其对应的主线路电性连接而与另一条相邻主线路非电性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主线路包括位于所述基板周边的最外侧主线路及与该最外侧主线路相邻的次外侧主线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辅助线的线距为0.03mm~2mm。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辅助线的线宽为0.03mm~2mm。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辅助线线距和线宽之和为0.06mm~4mm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线路结构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同时布设主线路及与所述主线路电性连接的辅助线路于基板上的步骤。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辅助线路由第一分辅助线路和第二分辅助线路形成。
在一实施例中,布设所述主线路于基板的周边区。
在一实施例中,形成电极层于所述基板的非周边区。
在一实施例中,该主线路包括平行于基板边缘的外侧直线路、向基板内部斜向延伸的延伸线路及连接所述电极层的连接线路,其中该延伸线路电性连接该外侧直线路与该连接线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辅助线路平行于所述主线路的外侧直线路且电性连接所述主线路的延伸线路,而所述的第二分辅助线路电性连接所述主线路的外侧直线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辅助线路与第二分辅助线路垂直相交。
在一实施例中,辅助线路是布设于两个相邻主线路之间的半封闭空间,且与其对应的主线路电性连接而与另一条相邻主线路非电性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布设所述辅助线路于所述基板周边的最外侧主线路及与其相邻的次外侧主线路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宸鸿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宸鸿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93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