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具钢用预冷压淬校正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59853.0 | 申请日: | 2011-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33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沈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鑫昌泰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00 | 分类号: | C21D9/00;C21D9/46;C21D1/673 |
代理公司: | 昆山四方专利事务所 32212 | 代理人: | 盛建德 |
地址: | 21531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钢 预冷 校正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淬火校正工艺,尤其涉及一种模具钢用预冷压淬校正工艺。
背景技术
金属工件在淬火过程中由于受到快速冷却会使得工件内部产生内应力,当内应力大到一定程度时工件便会发生扭曲变形,因此在工件进行下一步工序之前必须对产生的变形进行校正。目前常用的校正方法有机械校正和热处理校正,机械校正为采用机械方法使变形工件产生局部微量变形,同时释放残余内应力而达到校正变形的目的,热处理校正一般为通过重新使用适当的热处理方式对其热变形进行校正。但上述两种校正方式均在工件淬火冷却后进行,要根据金属淬火后的具体变形情况进行校正,由于淬火后金属工件的强度和硬度明显提高,校正时的难度大大提升且费时费工,而且进行校正后可能出现新的变形或者对金属工件的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上述情况对于厚度小于20mm的薄板或条形工件尤为严重。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薄板或条形工件的模具钢用预冷压淬校正工艺,依据本发明所述工艺进行淬火校正能显著减小模具钢工件因淬火带来的变形误差。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模具钢用预冷压淬校正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待淬火模具钢工件放置于淬火炉中,加热到模具钢工件材料的Ac1+(50~80)℃,其中Ac1是指加热时钢材由珠光体向奥氏体转变的开始温度;
步骤(2):将经步骤(1)加热后的模具钢工件在室温下预冷30~60秒;
步骤(3):将经步骤(2)预冷后的模具钢工件迅速置于两块压淬平板中,启动液压装置,液压装置对压淬平板施以1~2吨的压力,同时模具钢工件在大气常温环境中进行自然冷却,待模具钢工件内部组织由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后取出。
所述压淬平板为一组两块的钢质平板,钢质平板的厚度为50~80mm。
所述液压装置为液压泵和千斤顶中的一种。
设有压力表,所述压力表连接在液压系统的管路上,压力表能够显示液压压力。
对所述液压装置产生压力的调节控制方式为,采用计算机随模具钢工件温度的下降自动进行调控,调控范围为1~2吨,这样可进一步提高校正模具钢工件畸变量的效果,使“压淬-校正”的操作处于可控状态。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本发明所述工艺一改普通热处理过程中在加热后要进行一段时间保温的做法,将模具钢工件经加热到其材料的Ac1+(50~80)℃后预冷,不再进行保温,直接对其压淬冷却。当模具钢工件加热到Ac1+(50~80)℃后,模具钢工件材料内部组织处于奥氏体状态,不经过保温直接进行压淬冷却,工件材料内部组织中的晶粒十分细小,尚未长大,碳化物也未充分溶解,由于奥氏体组织有相当好的塑性和韧性,此时出炉进行压淬冷却,实质上就是充分利用奥氏体材料的塑性和韧性,使淬火应力降到最低,所发生的形变也最小,而此时对模具钢工件进行校正亦非常容易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工艺操作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中所选用的钢片尺寸规格为500×100×20mm;所选用的钢片材料为过共析钢中的一种。
一种模具钢用预冷压淬校正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待淬火钢片放置于淬火炉中,加热到钢片材料的Ac1+(50~80)℃;
步骤(2):将经步骤(1)加热后的钢片在室温下预冷30~60秒;
步骤(3):将经步骤(2)预冷后的钢片迅速置于两块压淬平板中,启动液压装置,液压装置对压淬平板施以1~2吨的压力,同时钢片在大气常温环境中进行自然冷却,待钢片材料内部组织由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后取出。
压淬平板为一组两块的钢质平板,钢质平板的厚度为50~80mm;液压装置为液压泵和千斤顶中的一种;设有压力表,压力表连接在液压系统的管路上,压力表能够显示液压压力;对所述液压装置产生压力的调节控制方式为,采用计算机随工件温度的下降自动进行调控,调控范围为1~2吨。
对上述实施例中选用的钢片采用常规热处理工艺进行热处理,其中淬火介质采用气体和淬火油,所产生的形变数据与采用本发明工艺处理钢片所产生的形变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见表1。
表1钢片热处理后形变量
注:使用断裂率指钢片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断裂的样品个数占总样品数的百分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鑫昌泰模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鑫昌泰模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98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农村家用便捷玉米脱粒机
- 下一篇:可调无钉轮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