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气舵拉线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60681.9 | 申请日: | 2011-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10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唐廉;吴朋朋;董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德林船舶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10 | 分类号: | B23P19/10;B23P19/04 |
代理公司: | 总装工程兵科研一所专利服务中心 32002 | 代理人: | 郭丰海 |
地址: | 21419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拉线 定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舵生产设备。具体说,是在空心舵生产过程中用来对舵轴进行校准使两舵轴处于同一直线上的空气舵拉线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在造船行业都知道,水陆两栖船上所用空气舵是通过上下舵承与导管连接的,在3.5m长度范围内,要求上下舵轴的中心线在舷长方向的安装偏差等于或小于0.5mm,在舵叶厚度方向的安装偏差等于或小于0.3mm,可见空心舵的舵轴安装精度要求非常高。传统方法是先将舵体放在胎架上,未经任何校准就将两舵轴直接用螺栓与舵体的上下端连接。由于未经任何校准就将两舵轴直接连接在舵体的上下端上,无法满足安装精度的要求,使得生产出来的空心舵质量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空气舵拉线定位装置。采用这种装置来生产空心舵,能满足安装精度要求,大大提高了空心舵的质量。
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空气舵拉线定位装置特点是包括纵向平台,纵向平台中部有用于放置舵体的胎架,胎架两端的纵向平台上由内而外均依次有第一支柱、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该第一、二、三支柱的下端均与纵向平台相固连。第一支柱上端固定有底板,底板上有调节板,底板和调节板的四角对应位置上均有轴孔,对应的一对轴孔间均有第一螺栓,第一螺栓的外端旋有螺母。节板的四角均有螺孔和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从调节板上面旋入螺孔内且使第二螺栓下端与底板相抵,使得底板与调节板间留有间距。节板的外、内端均固定有舵轴固定块,该舵轴固定块含有上块和下块,上下块相邻一边均为圆弧形且上下块通过螺钉连接在一起,由上下块邻边的圆弧组成一个用于放置舵轴的圆孔,并使所述圆孔处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圆孔内有定位圆片,定位圆片上有第一中心小孔,该第一中心小孔与固定块上的圆孔同心。第二支柱上端固定有调整圆环,调整圆环的四周均布有螺孔,螺孔内旋有第三螺栓。调整圆环内有光靶管,第三螺栓的里端均与光靶管的外侧面相抵。光靶管一端有封板,封板上有第二中心小孔,该第二中心小孔与光靶管同心。第三支柱上端有螺孔,螺孔内有第四螺栓。个第三支柱间有钢丝,该钢丝的两端均依次穿过同侧的第二中心小孔和第一中心小孔后分别与第三支柱上端的第四螺栓相连。
采取上述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由上述方案可以看出,由于本发明的空气舵拉线定位装置包括纵向平台,纵向平台中部有用于放置舵体的胎架,胎架两端的纵向平台上由内而外均依次有第一支柱、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该第一、二、三支柱的下端均与纵向平台相固连。第一支柱上端固定底板,底板上有调节板,底板和调节板的四角对应位置上均有轴孔,对应的一对轴孔间均有第一螺栓,第一螺栓的外端旋有螺母。调节板的四角均有螺孔和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从调节板上面旋入螺孔内且使第二螺栓下端与底板相抵,使得底板与调节板间留有间距。调节板的外、内端均有舵轴固定块,固定块上用于放置舵轴的圆孔,并使所述圆孔处于同一直线上。第二支柱上端固定有调整圆环,调整圆环的四周均布有螺孔,螺孔内旋有第三螺栓。调整圆环内有光靶管,第三螺栓的里端均与光靶管的侧面相抵。第三支柱上端有螺孔,螺孔内有第四螺栓。两个第三支柱间有钢丝,该钢丝的两端均依次穿过相应舵轴固定块上的圆孔、光靶管后分别与第三支柱上端的第四螺栓相连。在两舵轴安装之前,先将纵向平台调整到水平位置,再调节第三支柱上端螺孔内的第四螺栓,将钢丝拉直。然后用四个第三螺栓调节光靶管,使钢丝与胎架上的水平基准线平行。之后,调节两个第一支柱上方底板与调节板间的第一螺栓和调节板上的第二调节螺栓,使钢丝均处于四个定位圆片上第一中心小孔中心。最后,卸下钢丝、四个上块和四个定位圆片,即可将两舵轴安装在舵体的两端。再将四个上块用螺钉与相应下块固定在一起,即完成了舵体与其两端的舵轴的定位。只需旋拧螺栓,就可实现两舵轴与舵体的定位。可满足安装精度要求,确保了空心舵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空气舵拉线定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图3是图1的I点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左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德林船舶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德林船舶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06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