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ETC专用车道通行红绿灯提示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61375.7 | 申请日: | 2011-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645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9 |
发明(设计)人: | 何光麟;殷凯;夏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光麟 |
主分类号: | G08G1/07 | 分类号: | G08G1/07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李海燕 |
地址: | 225002 江苏省扬州市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etc 专用 车道 通行 红绿灯 提示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道警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ETC专用车道通行红绿灯提示系统。
背景技术
1、ETC不停车收费系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路桥收费方式。通过安装在车辆挡风玻璃上的车载电子标签(OBU)与在收费站 ETC 车道上的微波天线(RSU)之间的微波专用短程通讯,利用计算机联网技术与银行进行后台结算处理,从而达到车辆通过路桥收费站时不需停车、不需收费人员采取任何操作的情况下,自动完成收费处理全过程。然而不断增长的车流量及每天来往于ETC车道的车辆,对收费站ETC车道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比以往收费道口管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针对ETC车道的安全管理措施不完善,不仅给收费站安全营运管理工作带来不便,也存在着较大安全隐患,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2、ETC车道收费亭独特的地理位置。由于收费亭先天条件的不足,无法建成地下通道,ETC专用车道设计在双向收费亭,出入收费亭必须经过入口车道,收费人员处理事务时不可避免的要横穿车道,给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3、通行ETC车道的车辆通常超速行驶。大多数ETC卡车主持有车辆不需要停车收费的思想,通过专用通道时,车速都很快,这对过往车道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构成了很大威胁,加强、改进安全措施迫在眉睫。
4、员工安全通行意识还未有待提高。一提起安全通行,大部分员工都认为是老生常谈,认为是多此一举,然而不执行“一慢、二看、三通过”即穿越ETC车道的情况时常发生,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ETC专用车道通行红绿灯提示系统,以提高ETC系统的安全性。
为此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以栏杆机抬杆信号为红绿灯信号源,包括并联设置的至少三条红绿灯控制电路和一条红灯电路、一条绿灯电路:
所述红灯电路、绿灯电路设有互锁触点;
所述红绿灯控制电路均设有和车道栏杆机信号装置连接的线圈KA1、KA2、……KAn以及由各自线圈控制的对应触点KA1、KA2、……KAn;所述每条红绿灯控制电路中设有控制所述互锁触点工作状态的触点线圈以及控制红绿灯亮灭时间的时间继电器,所述时间继电器由和其对应的时间继电器线圈控制;所述处于中间的红绿灯控制电路包括有由本条红绿灯控制电路继电器线圈控制的时间继电器及由上条红绿灯控制电路中继电器线圈控制的时间继电器;所述最后一条红绿灯控制电路设有控制第一条红绿灯控制电路工作的触点线圈和互锁触点。
进一步的,本发明优先的包括并联设置的三条红绿灯控制电路和一条红灯电路、一条绿灯电路:
所述红灯电路、绿灯电路设有互锁触点;
所述第一条红绿灯控制电路包括和车道栏杆机信号装置连接的线圈KA1、KA2、……KAn以及由各自线圈控制的对应触点KA1、KA2、……KAn,并设有和第二条、第三条红绿灯控制电路形成互锁以控制红绿灯亮灭的互锁触点以及控制对应互锁触点工作状态的触点线圈,以及控制红绿灯亮灭时间的时间继电器、继电器线圈,以及控制第二条时间继电器工作状态的继电器线圈;
所述第二条红绿灯控制电路包括和车道栏杆机信号装置连接的线圈KA1、KA2、……KAn以及由各自线圈控制的对应触点KA1、KA2、……KAn,并设有和第一条、第三条红绿灯控制电路形成互锁以控制红绿灯亮灭的互锁触点以及控制对应互锁触点工作状态的触点线圈,以及控制红绿灯亮灭时间的时间继电器、继电器线圈,以及控制第三条时间继电器工作状态的继电器线圈;
所述第三条红绿灯控制电路包括和车道栏杆机信号装置连接的线圈KA1、KA2、……KAn以及由各自线圈控制的对应触点KA1、KA2、……KAn,并设有和第一条、第二条红绿灯控制电路形成互锁的互锁触点以及控制对应互锁触点工作状态的触点线圈。
所述红灯电路中设有和红灯并联的语音提示器。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通过巧妙的电路设置,使本发明的红绿灯提示系统在任何状况下都能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提醒行人做出正确的通行决定,提高ETC系统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电路设计图。
具体实施方式
信号源的选择:本发明采用道口栏杆机抬杆信号为红绿灯信号源。
下面结合图1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光麟,未经何光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13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锁模机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木塑供挤屋顶板的螺栓固定分体式塑胶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