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电视支付密钥系统以及基于智能电视的支付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61720.7 | 申请日: | 2011-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82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刘风军;徐晓强;杨建辉;肖波;刘源;徐蓉;孙立林;金正博;王春晖;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21/4623 | 分类号: | H04N21/4623;G06Q20/08;H04L29/06;H04L9/32;H04L9/3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臧霁晨;王忠忠 |
地址: | 20013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电视 支付 密钥 系统 以及 基于 方法 | ||
1.一种智能电视支付密钥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支付客户端装置(100)和TVP加密装置(200),
所述支付客户端装置(100)具备:
公钥存储模块(101),预置有下述的公钥;
用户界面模块(102),获得交易信息和敏感数据,将获得的交易信息生成报文体,并且从所述公钥存储模块调用所述公钥;
加密模块(103),利用通过所述用户界面模块调用的公钥,对所述敏感信息进行加密,得到客户端加密数据;以及
发送模块(104),将所述客户端加密数据和所述报文体作为交易报文体发送到所述TVP加密装置,
所述TVP加密装置(200)具备:
密钥生成模块(201),用于生成私钥和与该私钥一一对应的公钥;
私钥存储模块(202),用于存储所述私钥;
接收模块(203),用于接收从所述支付客户端装置发送来的交易报文体;
解密模块(204),调用存储在所述私钥存储模块中的私钥对所述交易报文体中的所述客户端加密数据进行解密。
2.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电视支付密钥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模块(104)具有对所述交易报文进行压缩和编码的压缩编码单元和发送经压缩和编码的所述交易报文的发送单元,
所述接收模块(203)具有接收所述交易报文的接收单元和对接所述交易报文进行解码和解压缩的解码解压缩单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电视支付密钥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密模块(103)利用所述公钥对所述敏感信息进行RSA非对称加密算法进行加密,
所述解密模块(204)利用所述私钥所述客户端加密数据进行非对称私钥解密。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电视支付密钥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付客户端装置(100)还具备:用于对所述交易报文体计算摘要值并且将计算出的摘要值作为所述敏感数据的第一摘要值计算模块(105),
所述TVP加密装置(200)还具备:
用于对接收到的所述交易报文体计算摘要值的第二摘要值计算模块(205);
摘要值比较模块(206),比较所述第二摘要值计算模块中计算得到的摘要值和由所述解码解压缩单元解码解压后得到的敏感数据中含有的摘要值是否一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电视支付密钥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摘要值计算模块(105)和第二摘要值计算模块(205)利用安全哈希算法对所述交易报文体计算摘要值。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电视支付密钥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摘要值比较模块(206)在判断为所述摘要值不一致的情况下丢弃报文。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电视支付密钥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公钥为具有随时间推移的对应有效期并且强度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电视支付密钥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公钥为3把,分别为1152位、1408位、1984位。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视支付密钥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私钥和所述公钥通过索引号一一对应。
所述发送模块(104)还将所述索引号与所述交易报文体一起发送到所述TVP加密装置。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电视支付密钥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解密模块(204)还用于利用对称密钥对解密后的密码格式进行转加密。
1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电视支付密钥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TVP加密装置具备动态码生成模块(208),根据来自所述支付客户端装置(100)的请求生成动态码并且存储该动态码,同时也将该动态码发送给用户,
所述用户界面模块(102)作为敏感数据还获得通过用户输入的该动态码,由所述加密模块(103)将该动态码作为所述敏感信息进行加密并由所述发送模块(104)将加密后的动态码作为所述客户端加密数据与所述报文体作为交易报文体一起发送到所述TVP加密装置,
所述TVP加密装置还具备动态码比较模块(209),比较所述动态码生成模块(208)中已存储的所述动态码和所述交易报文体中包含的动态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172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业务访问方法和边缘设备
- 下一篇:电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