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异甜菊醇内酯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361769.2 申请日: 2011-11-15
公开(公告)号: CN103099804A 公开(公告)日: 2013-05-15
发明(设计)人: 余龙;刘祖龙;胡立宏 申请(专利权)人: 复旦大学
主分类号: A61K31/366 分类号: A61K31/366;A61P35/00;A61P35/02;C12Q1/02
代理公司: 上海元一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8 代理人: 吴桂琴
地址: 200433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异甜菊醇 内酯 制备 肿瘤 药物 中的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化工领域及医药领域,涉及异甜菊醇内酯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异甜菊醇(Isosteviol)属于四环二萜类化合物,为天然甜味剂甜菊苷的酸水解产物。甜菊苷(Steviolside)是20世纪60年代末,由于世界范围对人工合成甜味剂限制之后,应运而生的天然甜味剂。研究表明,甜菊苷还对心血管系统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具有抗心律失常,预防肿瘤等功效。但是甜菊苷本身不能被胃肠道吸收,而被大鼠内肠道菌群降解为其糖苷配基甜菊醇。但甜菊醇在沙门氏菌TM677诱变实验、CHL染色体畸变试验及CHL基因突变实验中均具有剂量依赖性作用。异甜菊醇作为甜菊醇的类似物,保留了甜菊醇的药理活性,而无诱导突变作用,逐渐受到人们关注(杨燕.异甜菊醇衍生物结构修饰及活性研究.2009,23(2):53-56.)。 

异甜菊醇内酯(isosteviol lactone),是异甜菊醇衍生物,结构如下所示。 

2005年,Militsina,OI等人利用Beckman反应,通过反应条件将异甜菊醇环己酮 

(isosteviol oxime)转变成内酯。将16-E-环己酮异甜菊醇与高浓度的盐酸(或25%硫酸)混合,加热到110摄氏度反应10h,能够得到以异甜菊醇内酯被主要产物的混合物体系。同时,将反应物加热到180摄氏度也能得到相同产量的异甜菊醇内酯(Militsina OI et.Transformation of isosteviol oxime to a lactone under Beckmann reaction conditions.MENDELEEV COMMUNICATIONS.2005,1:27-29.)。通过Baeyer-Villiger反应,将异甜菊醇的环酮转变成内酯,被广泛地用于异甜菊醇内酯的合成。Zhou Bo-Hon等人将异甜菊醇 (isosteviol)与间氯过氧苯甲酸(m-chloroperbenzoic acid)反应生成异甜菊醇内酯(isosteviol lactone)。作者将间氯过氧苯甲酸(m-chloroperbenzoic acid)与甜菊醇(isosteviol)反应生成内酯-酮的混合物。然后将反应混合物用过硅胶色谱柱的方法进行分离得到两种异构体,一种为异甜菊醇内酯(Chou,B H.Microbial transformation of isosteviol lactone and evaluation of the transformation products on androgen response element.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2008,71:602-607)。 

Braguini等研究了异甜菊醇内酯在线粒体代谢中得作用。研究表明异甜菊醇内酯(LAC)能够抑制多种呼吸链中的氧化酶活性,如NADH氧化酶,琥珀酸氧化酶等。LAC和ISO均能抑制KNO3和缬氨霉素引起的炎症反应,但相比之下LAC能够减少与线粒体膜的反应,从而降低ISO对细胞的毒害作用(Braguini,WL.Activity of isosteviol lactone on mitochondrial metabolis m.Toxicology Letters.2003,143(1):83-92.)。 

异甜菊醇内酯毒副作用小、生物利用度高、性质稳定,具有临床使用价值。随着人们对此类生物碱的化学和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其分子作用机制将逐步明确,这将进一步推动此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修饰和构效关系研究,并有助于提高此类化合物的药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异甜菊醇内酯的药物用途。 

本发明提供了异甜菊醇内酯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抗肿瘤药物可以是抗肝癌药物或者抗血癌药物。该抗肿瘤药物可以是针剂或者片剂。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抑制体外肿瘤细胞增殖的方法,将异甜菊醇内酯加入肿瘤细胞的培养液中。所述的肿瘤细胞可以是肝癌细胞、血癌细胞、宫颈癌细胞、乳腺癌细胞或者胰腺癌细胞。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采用的肝癌细胞是HGC和QGY。一般而言,加入异甜菊醇内酯的终浓度为1-100μM。例如,1-2μM,1-5μM,1-12μM,1-20μM,1-30μM,1-6μM,2-5μM,2-6μM,也可以采用更大剂量的50-100μM甚至100-600μM,等等。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抗肿瘤药物,所述的抗肿瘤药物的活性成分是异甜菊醇内酯。所述的肿瘤可以是肝癌或者血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17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