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缩机密封接线端子自动测漏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62080.1 | 申请日: | 2011-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08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薛喜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照汇丰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08 | 分类号: | G01M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805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缩机 密封 接线 端子 自动 测漏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产品质量检测设备与装置,特别是属于一种对压缩机接线端子进行密封性能检测的自动测漏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压缩机制造领域,用于检测接线端子密封性能的手段主要是手动检测,其工作原理是在一个固定平台上,手动将被检测端子放入检测杯,再用人工将检测杯旋紧,打开手动阀通入特定气压的空气,加注检测液,然后用目观测有无气泡或液体渗出。由于用正常视力检测密封接线端子是否漏气对于微漏情况难于观察,固而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另外,所述的特定气压是通过手动电磁阀开启,没有设备保压功能,因而在特定气压下保压一分钟的检测要求难以稳定、持续的实现。总之,由于整个检测流程均需人工完成,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且难以获得理想的检测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压缩机密封接线端子自动测漏机,通过优化测漏装置的结构形式和采取程控方式,达到改善检测工艺,提高检测效果与检测效率的目的。
本发明所提供的压缩机密封接线端子自动测漏机,包括机架以及机架上安装的工件装夹装置、CCD检测装置、PLC控制装置、检测介质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件装夹装置包括下模具台和上模具台,上模具台固定安装在机架上,下模具台与气液增压缸的伸缩杆联结,气液增压缸通过升降控制电磁阀连接至压力源,由升降控制电磁阀控制;下模具台和上模具台上分别设置有上下位置相对应的下模和上模,下模和上模的尺寸与形状同工件的尺寸与形状相对应,三者结合形成封闭的腔;所述的CCD检测装置由CCD检测头和移动平台构成,CCD检测头固定安装在移动平台上,移动平台通过滑动机构和滑动轨道安装在上模具台上;所述的检测介质收放装置由高压供气装置和低压供液装置构成,其中,高压供气装置包括高压电磁阀和带表压力开关,进气端连接高压气源,出气端连接至下模位检测腔;低压供液装置是由压力空气源、管道、检测液容器、上模位检测腔形成的密闭的回路,管道上设置有控制检测液流向的电磁阀;所述的PLC控制装置包括下模到位检测器、下模高压气体检测器、PLC中央处理器,所述的下模到位检测器、下模高压气体检测器和上述的升降控制电磁阀、高压电磁阀、控制检测液流向的电磁阀分别与PLC中央处理器连接。
本发明所提供的压缩机密封接线端子自动测漏机,其测漏方式是将高压气体加于接线端子一侧,即下模位检测腔一侧,然后观察检测接线端子的另一侧,即上模位检测腔一侧是否有气泡。首先,将接线端子放入工件装夹装置的下模,启动气液增压缸带动下模具台上升,使下模与上模两者结合,与其中的接线端子形成密闭的腔。然后,启动检测介质收放装置的高压供气装置和低压供液装置,将高压气体送到下模位检测腔,检测高压气体的气压值符合标准后,将检测液加到上模位检测腔,通过CCD检测装置观察每个接线端子是否有漏气,完成后将下模具台下降到原位,完成接线端子的检测流程。过程中,气液增压缸的升降、高压气体气压值的检测、检测介质收放装置的启动,均通过PLC控制装置实现自动控制。
由于本发明所公开的压缩机密封接线端子自动测漏机,采用CCD检测装置,可将接线端子检测部位的画面放大10倍,传输到显像屏进行观察,大大地提高了观察漏气的准确性、有效性。另外,采用工件装夹装置让下模与上模的气动闭合实现自动化,大大提高了效率。又由于采用了可编程控制器PLC参与控制工件装夹装置、CCD检测装置、检测介质收放装置,使整个检测工序有效地进行。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检测准确、自动化程度高、减少工时和节约生产成本的积极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部分公开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其中,
图1:本发明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下模、上模、工件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3:本发明低压气动工作原理图;
图4:本发明高压气动工作原理图;
图5:PLC控制装置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压缩机密封接线端子自动测漏机,其工件装夹装置包括下模具台2和上模具台3,上模具台固定安装在机架10上,下模具台与气液增压缸1的伸缩杆联结。下模具台和上模具台上分别设置有上下位置相对应的两排共10个下模9和上模8。显然,下模和上模的尺寸与形状应该同工件13的尺寸与形状相对应,如图2所示,三者结合 可形成封闭的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照汇丰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日照汇丰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20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