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药材新产地选择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62301.5 | 申请日: | 2011-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14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谢彩香;贾光林;陈士林;孙成忠;刘召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 |
地址: |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马连***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药材 产地 选择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材新产地选择分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材新产地选择方法。
背景技术
中药药效成分通常是植物次生代谢产物,而药用植物生长的地理区域环境的差异是导致次生代谢产物有所差异的主要原因。不同地域间的气候条件与土壤状况的明显差异将导致药材品质差异很大。因此,只有在与药用植物原产区有高生态相似性的区域,才可能生产出具备特有品质的合格药材。若没有充分考虑适宜生态环境对药材生产的重要影响,将造成药材盲目引种和药材品质下降,严重影响中药疗效和用药安全。过去不顾生态环境相似性而盲目引种的事实也有惨痛教训,如黄芪由过去的黄河以北引种到黄河以南后,黄芪外观性状品质由鞭竿芪都变成了鸡爪芪(鸡爪状)。
而哪里适宜种植黑骨藤药材,一直是靠经验判断,缺乏科学方法和工具,因此需要一种科学计算方法展示不同区域间黑骨藤的生态相似性,并将黑骨藤生态相似性结果进行数值化和可视化,以增加区域间相似性比较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准确度高的中药材新产地选择方法。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材新产地选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中药材原产地的生态因子;
S2、从所述生态因子中选取影响中药材品质的主要生态因子,并确定所述主要生态因子的权重系数;
S3、根据所述主要生态因子和相应的权重系数计算所选区域与原产地的生态相似性度量指标值,若所述生态相似性度量指标值小于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所选区域作为所述中药材新产地,即,认为任意选取的所述所选区域适宜种植所述中药材。
优选地,所述生态相似性度量指标值通过各个主要生态因子距离值乘以相应的权重系数得到。
优选地,所述生态相似性度量指标采用明可夫斯基距离公式进行计算,i、j分别代表位于所述原产地和所述所选区域的两个不同采样点,xik代表采样点i的第k个主要生态因子的数值,xjk代表采样点j的第k个主要生态因子的数值,wk为第k个主要生态因子的权重系数,q、p为预设的实数。
优选地,所述生态因子包括土壤、群落和气候因子。
优选地,选取所述主要生态因子的方法为:计算各个生态因子的变异系数,选择变异系数小于一定阈值的生态因子作为所述主要生态因子。
优选地,采用AHP层次分析和专家系统法确定所述权重系数。
优选地,确定所述权重系数的步骤具体为:首先将所述主要生态因子作为指标层建立层级结构模型;然后利用所述主要生态因子建立判断矩阵A,A=(aij)n×n,aij>0,求矩阵A的最大特征根λ;并根据所述最大特征根λ以及矩阵A的阶数n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若检验通过则将矩阵A的特征值作为所述主要生态因子的权重系数,其中,aij表示所述层级结构模型的任意一层中任意两个主要生态因子ai和aj对上一层中任意一个主要生态因子O的影响之比。
优选地,一致性检验指标为:RI表示判断矩阵A的一致性指标,CR是判断矩阵A的一致性比率,若计算出的CR小于预设阈值,则判断为检验通过。
优选地,所述中药材为黑骨藤。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中药材新产地选择方法采用生态适宜性原理和多因子综合评价模型进行中药材产地适宜性分析的数值模拟和定量评价,准确度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构造的生态适宜性层次结构模型;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实验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于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中药材新产地选择方法,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中药材新产地选择方法,本实施例中所述中药材为黑骨藤,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中药材原产地的生态因子;
S2、从所述生态因子中选取影响中药材品质的主要生态因子,并确定所述主要生态因子的权重系数;
S3、根据所述主要生态因子和相应的权重系数计算所选区域与原产地的生态相似性度量指标值,若所述生态相似性度量指标值小于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所选区域作为所述中药材新产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23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