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矿用绞车报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62302.X | 申请日: | 2011-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18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斌;钟远舟;王星明;刘新波;张新和;许国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D1/54 | 分类号: | B66D1/5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23200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绞车 报警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报警控制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矿用绞车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矿物开采时,设置有提升装置,通过提升装置将开采的矿物从开采主井提升至地面,多绳摩擦式绞车作为一种提升装置已广泛应用于矿物开采中。
多绳摩擦式绞车包括主滚筒、绳索、电机和箕斗等,由电机的转轴与主滚筒相连,绳索缠绕于主滚筒上,绳索的两端分别连接箕斗,箕斗用于装载待提升的矿物。
现有的该绞车控制系统中,通过控制电机转轴的转动方向带动主滚筒向不同的方向转动,使连接于绳索两端的箕斗向不同的方向运动,将两箕斗交替从井下提升至地面或下放至井下。
而由于绳索的两端分别连接箕斗,分别记为主勾箕斗和副勾箕斗,两个箕斗的运动方向相反,主勾箕斗上升时,副勾箕斗必然下降。当主勾箕斗位于井下并装载完矿物后,副勾箕斗位于地面上以将箕斗内装载的矿物卸载,然后,通过电机转轴带动主滚筒转动,从而将装载完矿物的主勾箕斗提升至地面,同时将卸载完矿物的副勾箕斗下放至井下;当主勾箕斗在地面将装载的矿物卸载完成和副勾箕斗在井下装载完矿物后,此时,控制电机转轴反向转动,从而带动主滚筒反向转动,将主勾箕斗下放至井下,同时将副勾箕斗提升至地面。重复上述的过程,以将主井内开采的矿物不断的提升至地面。
但是,在卸载矿物时,由于开采出的矿物可能比较潮湿或者含有大量的水分,当将这样的矿物装载于箕斗内并提升至地面后,由于井下温度较高,而如果是冬季地面温度较低的情况下,使得装载于箕斗内的部分矿物很可能被冻结在箕斗内或者是由于装载物粘度较大,而使得该部分矿物不容易被卸下,因此,会发生卸载不完全的情况,并且,在向另一箕斗内装载矿物时也有可能发生不能完全装载的情况。
如果本应该被卸载矿物的箕斗有大部分矿物由于上述原因未被卸下,同时,本应该装载矿物的另一箕斗只装载了少量的矿物时,继续运行就会导致发生重载下放的情况,较严重的重载下放不仅会降低生产效率,并会导致提升机失控而发生重大生产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矿用绞车报警装置,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保证设备安全运行。
本发明提供的矿用绞车报警装置包括:
速度传感器,所述速度传感器与绞车中电机的转轴相连,用于采集绞车中电机转轴的转速值;
电流传感器,所述电流传感器设置于绞车中电机的励磁回路中,用于采集绞车中电机的励磁电流值;
速度比较器,所述速度比较器与所述速度传感器相连,用于将所述转速值与预设转速阈值进行比较以输出速度触发信号;
电流比较器,所述电流比较器与所述电流传感器相连,用于将所述励磁电流值与预设电流阈值进行比较以输出电流触发信号;
逻辑电路,所述逻辑电路分别与所述速度比较器和所述电流比较器相连,用于在接收到所述速度触发信号和电流触发信号状态下产生计时信号;
计时器,所述计时器与所述逻辑电路相连,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计时信号后开始计时,并在预设时间后产生报警控制信号;
报警器,所述报警器与所述计时器相连,用于在接到所述报警控制信号后生成报警信号报警器。
本发明提供的报警装置,利用发生重载下放情况时,电机的转速方向与励磁电流方向的变化关系,通过速度传感器采集电机转轴的转速值,该转速值也就是某一时刻或某段时间电机的实际转速值;并通过电流传感器采集电机的励磁电流值,该励磁电流值也就是某一时刻或某段时间电机的实际励磁电流值;并且,采集的转速值和励磁电流值均为带有正负号的值,该带有正负号的值不仅可代表电机转轴的转速和电机励磁电流的大小,并且可判断转轴转速的方向和励磁电流的方向。
然后通过速度比较器将采集的转速值与预设转速阈值进行比较,以输出速度触发信号;并且通过电流比较器将采集的励磁电流值与预设电流阈值进行比较,以产生电流触发信号,当逻辑电路同时接收到速度触发信号和电流触发信号时,将产生计时信号,此时,计时器开始计时,当达到预设的计时时间后产生报警控制信号,进而通过报警器产生报警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23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